明月何曾是两乡
石江果
“明月在高楼”,居高楼的好处大抵有夜静时幕空阔远,风缭乱肆意,于别处多添几分沉静。大多时能清晰的与高天上明月相对,目光下视远处周遭霓虹车影流动,兼伴着班次密集的航机破空,银翼划过楼顶。很多时候,觉得有日漫夏夜晴空的氛围感。
从前看过一本小说《千江有水千江月》,时至今日仍记得当初阅读时那份欢喜,放下书仍是恋恋不舍。但现在再回忆,记忆淡薄得几乎忘却它原是本描写爱情的小说,只记得月色下一众青年男女乡间偕行,月光撒遍乡土。大抵是文字隽永雅致,连月色也更古典。
那种意象,就如同幼时随家人乘船夜行乌江。旅人倦怠,舱内渐次声稀。航道狭窄,两侧黑山迫近而高峙,随船行扑面压来。多看半刻,便觉心颤不敢久视。而船工蹲坐在船头,三两光火指尖明灭,江水粼粼,呜咽翻卷而过。他们视若无睹,给旁侧的人添了几分胆气。仰头望去,明月高悬,流光徘徊,船身与江流一片银色。转过急滩,江面豁然开阔,月光铺满航道,延展至不可视的尽头,印证了那句古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些读过的美好诗句篇章浮于脑海,时空乍触,一时间仿佛能依稀感知写诗人彼景彼情。
便是连记忆都模糊的更幼时,也记得更明亮的月亮。蜿蜒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白日劳作的乡邻结伴洗浴,闲谈玩笑,洗去汗土,释放一日的疲劳。孩童在浅处嬉戏,狗子或卧石上呆着,或跳扑草丛中扑捉蚂蚱,或水中与孩童们扑腾。不远处只闻人声不见人影,间或与此间高声应答。若从高空俯瞰,便能见借由河湾拐角及茂草,天然的作了遮挡。此一群彼一群,各自舒缓,彼此不扰。月亮静静的挂在天幕,看乡村热闹又静谧。玩罢水,洗罢衣,搂上自家盆,招呼着一同回家。孩童们精力无限,在田坎上追逐跑远,大人略微意思意思吼两句也随他去。饱满垂穗的稻田,有蛙声此起彼伏。乡村渐渐宁静,仅明月相守。
此后许多年,我每读到月下场景的美好描写,总想起那些光景。便觉得再没有更让人心襟开阔,让人暗生喜悦,充满疗愈的回忆了。
再后见月,有外出求学时半夜醒来,宿舍窗外一汪银露。亮晃晃的,远处教学楼名清晰可见。想,人行路上应能见影,一时间怔怔,竟思亲心起,辗转困倦方才睡去。亦有晚间接父亲时,等待时看到的红月、黄月。端端立在两楼庭院间唯一一颗高大树梢上,月光映着两个人影,一晃荡,一缓慢。
而后,便看月是月,月影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