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入选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国家队”
学校入选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国家队”
在机器智能实验室,两辆模型车正在智能交通沙盘上沿着既定路线行进。
汽车工程师学院院长陈宇峰正为学生讲解信息安全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这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深受同学们欢迎,能够让他们在实操中更深入了解产业实际需求。
学校紧密围绕汽车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设工业信息安全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队伍,近日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
工业信息化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据了解,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共确认48所高等院校、65所职业院校为首批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湖北仅有5所高校、1所职业院校入选;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确定拟建产才融合公共实训基地13所、拟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41所。
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人才缺口在70万到140万之间,而每年人才培养规模只有3万人左右。既懂IT技术、安全知识,又了解工业生产的工业信息安全人才十分稀缺。作为学校2017年成立的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汽车工程师学院针对工业信息安全,以汽车智能化、信息化、网联化等领域为切入点,不断探索建立更加精细化的专业设置。
陈宇峰介绍,汽车工程师学院开展了相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产教融合改革、课程体系改革,同时将实验课程与企业进行了深度融合,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地培养。
目前,学校一批工业信息安全实训设施陆续投用使用,同学们在动手实操中学习专业知识,了解产业的实际需求。
该校研究生魏武说道:“学校和学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实验室环境。我们在里面可以开展智能驾驶和信息安全相关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我们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了深耕专业建设,学校的部分学科还以产业为导向,加强与信息安全领域龙头企业合作,构建多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王卫华表示,我们依托国家级汽车产业实验实训教学中心,以校企共建的国家级、省部级实习实训基地为支撑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我们的毕业生大部分在汽车行业就业,从事汽车电子、新能源、通信网络、集成电路等软硬件系统设计测试开发工作。
目前,学校正按照专项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启动建设工作,力争建设一批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撑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广娟、马凯俊、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