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的热辣滚烫
《热辣滚烫》是年初上映的一部充满温情和力量的影片,讲述了杜乐莹克服困难、追求梦想的故事。这部电影让校报记者团萌发调研校园里的热辣滚烫生活的想法。
青春的你我 “热”情洋溢
是热爱、是热心、是热情……他们对生活满怀希望,用努力和汗水充盈自己的青春,用品格和精神赢得大家的喜爱。
我校体育教育专业2020级本科生庞超,曾经连提桶水都费劲的他成为了一名体育生,并在田径的赛道上因热爱而精彩。
大一时,庞超因为过度训练导致髋关节受伤,在国赛上无法发力。“辛苦训练一年白费,心里的落差感很大。”庞超谈及仍有遗憾,但并未因受伤而减少对体育的热爱。
经历了一年低谷期后,他的状态在大二迎来转折,以10.8秒的成绩达标国家一级运动员,开始进入上升期,并持续到去年7月份,圆满跑完第21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
平时,庞超在田径队扮演着“老大哥”的角色。他严抓队员的细节,把新学到的训练方法或在省队的一些经历分享给队员。谈及田径的魅力,庞超表示:“在已知差距下努力突破,这就是田径的魅力吧。”
“助人即是助己。”这是我校会计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刘丹坚信并坚持的理念。因为兴趣,刘丹在大一时加入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一待就是3年,从部门干事到部长,再到总队副队长,她始终热心对待工作,致力于志愿服务活动。
去年4月,我校青山半程马拉松志愿活动即将开展,从前期的志愿者信息收集到分组安排任务,以及后期的物资发放和赛事服务,刘丹全程积极参与。她和另外一名学生搬运物资,从一楼到三楼,连续工作几个小时。
在马拉松活动中,刘丹组织1000多名志愿者凌晨三点钟乘车出发,出发前逐个小组打电话确定人员是否到齐。“我以前语言组织能力很差,面对很多人会紧张不敢说话。”刘丹分享说,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极大提升了她的组织能力,这也让她在之后打比赛时思路更加清晰。
“刘丹对待工作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在生活中温柔活泼、乐于助人。”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秘书部部长徐自强评价说。
连续四年担任年级助管、大三担任新生班主任助理、大一任团委理研部干事……各种各样的学生工作经历,让我校物流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肖煜的大学生活丰富充实。
肖煜担任2022级新生班主任助理,他认真负责新生接待工作,积极辅助辅导员办理各项入学程序,带领新生班级进行班级建设等,引领新生走好大学第一步。“我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分享给他们,让他们少走一点弯路,更好更快地规划和适应大学生活。”
在大四即将毕业时,他通过收集招聘信息,主动为80余名同学提供简历问诊服务,帮助超过50名同学获得面试机会。他表示,带动身边人一起热情服务,这样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多元的生活 “辣”么精彩
世界是个多元化的舞台,他们在塑造多元化的自己,演绎着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他们满怀热爱走出舒适圈,体验各种事物的乐趣。
智能制造2202班的蔡宇豪不仅爱好跑步、各种球类、滑板等体育类项目,还解锁了手语、读书、旅游等文娱类兴趣爱好。“我是一个多元的人,喜欢探索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这样的生活才不至于无聊乏味。”蔡宇豪说。
“朋友的妈妈是聋哑人,只能用手语跟周围人交流,但我看不懂,难以回应她的情绪。”他谈道。从那时起,他便想学好手语,走进聋哑人的世界。进入大学,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加入了手语社。
作为手语社表演团唯一一位男成员,蔡宇豪积极参与各项手语活动。“每次和他一起参与活动都感觉干劲满满,他对每件事都尽心尽力。”手语社前任表演团团长赞扬道。经过一年的沉淀,蔡宇豪留任手语社社长。在他的带领下,手语社每周定期开展彩虹计划和手语角活动,为听障儿童提供帮助,为全社会普及手语尽一份绵薄之力。
书法、摄影、吉他、篮球、跑步、健身,“文武双全”的赵丽全部包揽。赵丽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曾荣获校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她还担任外国语学院女子篮球队副队长。
“虽然玩篮球的大部分是男生,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专利,女生也可以打篮球!”赵丽从高一开始接触篮球。比赛有失利,训练有受伤,不论情绪上的低谷还是身体上的疼痛,赵丽都敢直面挑战,一直坚持着。“遇到瓶颈期就调整状态,受伤了就进医院,恢复了继续打!”赵丽坚定地说。
她还喜欢记录生活,经常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相册里已有3000余张照片。“每次翻起旧照片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时光已经溜走,但照片中的记忆永远珍藏。”赵丽分享道。
书法、吉他对她来说也是新鲜事物。“我看见了就想尝试。”赵丽微笑着说,“虽然刚开始一窍不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慢慢坚持学习还是会有成效。”
地理信息科学2201班的徐锐,虽然是一名理科男,但心中那份对诗词的热爱,却如同不灭的火焰,始终在他的生命中燃烧。
徐锐从小便对诗词情有独钟。六年级时,一次诗词作业点燃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起初,他以为写诗只是简单的押韵,但在老师的引导下,他逐渐领悟到诗词的深奥与魅力。近体诗的格律、七言五言的差别、绝句律诗的异同,这些都让他深深着迷。
“诗词不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情感的载体。”徐锐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时常被古人的情感所打动,仿佛穿越时空,与他们进行心灵的对话。诗词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时常购买与诗词相关的书籍,通过知乎、B站等网络平台深入了解诗词知识。
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他也尝试去做出一些作品,利用闲暇时间,自学剪辑和调音技能,创作了几部视频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巧妙地将古今文人诗词串联起来,并选择一首歌的曲调创作出独特的歌词。
这些作品在网络上取得了不俗的播放量,受到了众多网友的喜爱和认可。“多元的兴趣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希望所有人都能勇敢追寻自己的兴趣和梦想,不负韶华。”他笑着说。
向前的步履 “滚”滚不息
她们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坚决的执行力,克服困难去做想做的事情。有想变得更好的心,就有突破一切奔赴终点的锐气。
“人就应该待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外国语学院的赵孟娇认为,这句话很符合她的生活现状。重庆、西安、苏州、广州、福州、长沙……大学三年间,她走过了近十个省份。对于赵孟娇来说,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是她的日常。
一座城市的风景、美食、人文底蕴都是能够吸引赵孟娇的地方。她表示,旅游最重要的就是新鲜感,她倾向于去看一些不同的风景。去年夏天,她去到福州平潭,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大海。“真的很不一样,站在海边眺望远方海平线的时候,感觉什么烦恼都没了。”
一月份,她去到川西,站在4860米高的达古冰川上,开心地朝镜头挥手。“天地广阔人生是旷野!”赵孟娇感慨道。
能够去各地旅游并不是因为“家中有矿”。赵孟娇在校认真学习,并加入校报记者团,将每年的奖学金和稿费作为她的一部分旅游资金,另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平日生活费的节省。
“你二十岁看到的风景一定和你四十岁看到的很不一样。”赵孟娇对于旅游有自己的见解,旅游的意义就是去看没有看过的风景,在最好的年龄去追寻最有趣的事情。
“于温暖的角落向上生长,于春天的傍晚追逐颓光,飞鸟衔过寄存在天际线的黎明,好让你的世界也光芒万丈。”这段文字来自外文2201班的郭晓奇。在大学时光里,她致力于文学创作,为各地客户提供二次元角色稿件、中英取名及诗歌等各种类型的稿件。
郭晓奇在新浪、B站、微博和小红书等多个平台积极运营个人账号。据统计,随着回头客数量的不断增长,每月的交易量稳定在90单左右,为她提供了足够的生活费,实现了“经济独立”的大学生活。
当问及为何走上“文学创作”这条路时,郭晓奇说,源自于初中第一次靠“笔杆子”赚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选择转型至当前的稿件创作,是出于喜好和追求创新挑战的原因。
“不管是最初的读后感还是现在的自由创作,成稿基本都是一气呵成的。”郭晓奇坦言,尽管她的创作看起来轻松自如,背后却离不开长期的文学积累。她从小喜爱阅读,从科幻到历史,各类书籍都有所涉猎。《山羊之歌》和《文化苦旅》这两部作品深受她的喜爱。即使在学业繁忙时,她也保持每年80本以上的阅读量。
“你这减肥效果真是惊人!”在操场上,香涛经管类强基班2101班杨小丫的两个朋友打趣道。如何在3个月掉称24斤,且不吃药不反弹?杨小丫表示有秘诀。
减肥的契机发生在大一寒假开学。受到“每逢佳节胖三斤”的影响,杨小丫发现自己的体重在短短三个月内飙升。“不能再让体重放纵下去了!”她开启每天1.5公里的跑步计划。一周的时间,体重就减轻了6到7斤。运动量逐步增加,两个月后,跑步里程提升至三公里。
除了跑步,控制饮食也是杨小丫刻意注意的事情。她坚持健康低卡的饮食原则,而学校的健康轻食和营养套餐便成了她减肥期间的“宠儿”。“这两个套餐刚好符合我的饮食原则,而每日必吃的是鸡蛋,保证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稳定的锻炼和健康的饮食使得杨小丫在三个月内“无痛”减肥24斤。
在她成功后,越来越多的同班女生主动找她咨询减肥的秘诀。如何饮食?运动量如何?这是她听过最多的问题。“很乐意给她们分享经验,希望每个女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信,变成更好的自己。”杨小丫说。
出彩的成绩炙“烫”人心
庞超:2023年厦门田径公开赛男子100米季军,200米亚军;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会男子100米冠军破省记录,200米亚军;2023年田径公开赛60米冠军100米冠军。
刘丹:荣获“榜样力量·十大魅力学子”“优秀青年志愿者”“标兵青年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学雷锋标兵”。在担任学生工作的这几年里,刘丹从原来的腼腆内向转变为现在的自信开朗。
肖煜: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带领所在班级获得2022年“雷锋班级”、2023年“优良学风班”等荣誉称号。“多努力多奋斗,你的努力总会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回报你。”他说道。
蔡宇豪:荣获“优秀团体志愿者”“优秀部门”,在知识竞赛、沁湖诗会、阅佳作悦分享、运动会等活动中斩获奖项十余项。
赵丽:夺得了院级篮球赛一等奖,连续两年荣获校运动百米赛跑前十奖项。“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她的人生格言,大学期间不断积累经验,丰盈自己,遇到棘手问题时多一份从容。
徐锐:诗词对于徐锐而言,不仅是他的兴趣爱好,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和思考的源泉。他学会了用诗词中的智慧去化解烦恼,保持内心的宁静,培养豁达的心态。
赵孟娇:三年间,九个省份,几千公里的跋涉,赵孟娇收获的不只是各地美景,更有眼界的开阔和能力的提升。随着足迹越走越远,赵孟娇的执行能力也越来越强。她敢于交流,敢于践行。
郭晓奇:对热爱的坚持和执着,让郭晓奇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至今已撰写了2900多篇稿件,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三等奖和优秀学生等荣誉。
杨小丫:“变瘦并非终极目标,健康才是我的追求。在跑步中,我发现了真正的乐趣。”她在学习和运动中找到了平衡点,做到学习专业课、提高身体素质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