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年名校建设 构建高层次人才梯队

日前,在大学唐都医院第4届“人才节”上,高层次人才方阵再次扩容——41名特聘专家从医院领导手中接过聘书,46名新招录的年轻博士身穿“白大褂”上台签约,这一刻,开启了医院聚焦大学“百年名校”建设,构建高层次人才梯队的新篇章。

 

聚才:构建高层次人才 引进培养新机制

 

“感谢唐都医院再次选择了我。”在“人才节”签约现场,即将入职胸外科的青年博士王朝阳感慨万千,称自己早已心许唐都医院。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唐都医院首批“成长人才储备库”人才。

设立此人才储备库,是唐都医院与军地知名医科院校联手精准培养和招揽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

“通过跟踪这些‘潜力股’,让双方提前建立信任与合作,有利于吸引他们到唐都医院工作。”胸外科副主任闫小龙对此毫不讳言,“在与发达地区医院、知名医疗机构争夺高层次人才时,唐都医院并不占优势。于是,大家想到了通过建立‘成长人才储备库’来聚才的方法。”

对这些青年,医院在其学生阶段就介入培养,邀请他们到医院做课题项目和实习,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王朝阳被纳入“成长人才储备库”后,唐都医院不但为其提供了科研条件支撑,还为他指定了指导老师,全力助其成长成才。几年的倾心培养,让王朝阳在一众青年博士中脱颖而出。

设立“成长人才储备库”,只是医院“引凤计划”的举措之一。

“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多思多看现有政策是否用好用足!”改革转型期间,面对高层次人才的外流,医院实事求是、打破常规、特事特办,启动“引凤计划”,想方设法招揽高层次人才。

“引凤计划”的另一个举措是探索和推开“双聘”专家工作模式,即聘请一批院外专家来指导业务,“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韩骅教授是医院第一批“双聘”专家之一。作为空军军医大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韩骅的科研实力、带教能力和业界影响力有目共睹,是多家医院重点关注、试图引进的专家型人才。

成为唐都医院的“双聘”专家后,韩骅经常到消化内科指导业务,深度参与研究生培养、课题申报、资质论证等工作。

韩骅去年年底退休后,接受了唐都医院的聘请,成为医院“科技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从兼职转为专职,韩骅在新的岗位带领大家发起冲锋,医院今年申报的国家重点项目数质量取得新突破。

4年来,唐都医院顺利“牵手”53名“双聘”专家,签约引进120多名博士,为医院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助才:搭好高层次人才 开拓创新新平台

 

某部战士小邱因关节伤病无法正常活动,手术后痛感有增无减。医院康复科主任刘睿带领团队,通过阶梯疗法为他解除了疼痛。近年来,不少像小邱这样的战士通过系统康复治疗,重返训练场。

在门诊大楼康复科候诊区,一些官兵慕名前来就医。以前大家对康复医学缺乏足够重视,康复治疗也不是医院的特色和强项,康复科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这样一个“边缘科室”,在医院首个文职人员身份主任刘睿上任后,面貌焕然一新。

“部队官兵期盼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随着训练强度加大,基层官兵的训练伤恢复应该成为重点关注方向。”至今,院领导仍记得刘睿的慷慨陈词。

“用好人才的关键,是相信他们并给予合适的舞台。”院党委经过研究,决定让刘睿走马上任康复科主任。谈及这个决定,院领导说:“打动我们的,是刘睿为军服务的满腔热忱,更是她敢于创新的那份勇气。”

在医院支持下,几年间,刘睿带领康复科紧盯需求、锐意进取,先后开设了吞咽康复、认知心理康复等10多个亚专业,门诊量、业务量较以前翻了一番,官兵满意率明显提升。

去年,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学术年会上,该科室受邀作了7场专题报告。

副主任医师廖春华身材娇小,每次为患者做传统康复治疗,都有点“力”不从心。一天,刘睿找到了她:“你可以转行搞吞咽康复这个亚专业。”

这个建议让廖春华茅塞顿开。踏上转型之路,短短两年间,廖春华成长为吞咽康复专业方面的专家。去年,廖春华带领团队参加全国病例大赛斩获二等奖。

“用好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领头雁’作用,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领军人才实验外科主任杨倩,带领团队先后承担数十个国家和军队科研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杨倩因成绩突出,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神经外科主任屈延走马上任后,盘活科室人才资源,不断激发大家工作动力。神经外科先后开创国际首例临床技术8项、国际领先临床技术20项、全国领先临床技术30余项,科室成员先后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科室成为全国亚专业组设置最全的神经外科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之一。

 

用才:开辟高层次人才  攻关创造新高地

 

今年初,医院传来一个好消息——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常婷获评“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常婷主要从事临床工作,亚专业是重症肌无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10年博士毕业后,她开始担任病区负责人,产生了瞄准前沿搞科研的想法。

正式提出这些想法之前,她一度很忐忑。一是当时她所负责病区里的医生只有三四个,临床值班都勉力维持,更别说腾出精力搞科研;二是她要攻关的课题需要多家机构、多个学科提供支撑、形成合力,这谈何容易。

“高层次人才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加强培养。”医院经过研究,决定给予常婷支持。很快,在医院党委的多方支持下,常婷成立了自己的团队。她率领大家向重症肌无力研究领域的新高地发起冲击,有望取得关键性突破。

为了攻克关键和核心技术,医院推出了“揭榜挂帅”制度,以支持像常婷这样有想法的科研人员领衔攻关。

据悉,第一批采用“揭榜挂帅”方式选拔项目负责人的9个项目,个个着眼医学前沿,一经发布便吸引了业内各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纷纷揭榜。

一个个举措的落地,一名名专家的加盟,激活了唐都医院科研创新的一池春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新局面。

去年“人才节”,医院正式挂牌成立了医学3D打印研究中心,成为自主创新的新阵地。一年来,中心与多个临床科室合作完成多项研究,数千次辅助临床科室进行手术或教学打印,助力医院一批青年人才在业内崭露头角。

今年“人才节”,医院瞄准国家一流实验室,用好“科技创新研究院”这一平台,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各类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提供阵地。

“只要想发光发热,医院竭尽全力给大家架梯子、搭台子。”第一届“人才节”上医院领导的话语犹在耳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话语如今已落地开花,变成了令人振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