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敢闯“无人区”
“军队科技工作者应高度关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原始创新,为提升战斗力打下坚实基础。”近日,空军军医大学国家分子医学转化中心的实验室里,陈志南院士正在指导学生们做实验。
年过古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教授精神抖擞、步伐矫健,说起话来思维敏捷、逻辑清晰、铿锵有力。从普通医学生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在造福人类健康的医学研究征程上奋斗了整整54载。他孜孜求索,攻克学术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初心不改驰骋基础医学领域
1970年,陈志南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卫生兵。在军区组织的选拔考试中,他顺利考取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奋发努力了很久,好不容易有了学医的机会,高兴劲儿全用在了学习上。”回忆求学时光,陈志南说,他当时门门课都争取考到90分以上。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优异的学习成绩,让他如愿留校,被分配到训练部病理学教研室。
“别人学医是给病人做手术,我是给尸体做解剖。”整日看病理切片、做尸体解剖……这种单调的工作,与陈志南一直以来对医学的认知形成巨大反差。实习期间,他和带教老师一起在门诊、病房、手术室救死扶伤的火热场景,成为陈志南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我的梦想是官兵无恙、百姓安康。坚守三尺讲台、实验台同样能实现梦想。”面对初心,他很快调整好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因为工作勤奋,陈志南获得了去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学习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机会,开始了对抗体药物的研究。
20年甘坐冷板凳
20世纪80年代,国内单抗靶向药物领域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陈志南带领团队开启了该领域的研究。
当时,实验条件有限,为了找到有效的肝癌抗体,陈志南和同事泡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挨个观察肿瘤细胞。“就是这么一个玻璃片,用显微镜一个一个看。有的时候天都亮了,我们还不知道。直到1987年,我们才从上万株抗体中获得了1株针对肝癌的抗体。”陈志南指着约两指宽的玻璃片回忆道。
找到抗体只是制成药物的第一步。生物技术药物转化开发周期长、技术瓶颈难攻克、生产线投入门槛高,很多做相关研究的同行半路转做了其他项目。那时,如何更好地进行标记实验,一度困扰着陈志南及其团队。
为了攻破这一难题,陈志南团队成员不顾个人安危,在放射室身着铅衣日以继夜地工作。面对艰苦的研究条件、高强度的工作以及漫长的研制过程,陈志南20年甘坐冷板凳,冲破重重难关。终于,在2007年,由陈志南团队研发的肝癌单抗靶向药物利卡汀成功上市。
传统抗癌药会在起效过程中把好、坏细胞同时杀伤,利卡汀却不会。利卡汀进入人体后,只靶向癌细胞,对正常组织细胞影响很小,减小了副作用,且对肝癌术后抗复发有显著的效果。利卡汀的问世打破了国外高价抗体药的垄断,是国内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类药物,使该项研究真正实现了“中国创造”。
弘扬科学家精神
2007年,陈志南因在抗体靶向药物及肿瘤生物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年来,他依旧坚持苦干实干。他说:“带着学生在实验室观察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是我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即使现在,陈志南还经常为学生示范给小鼠注射、抗体制备等技术操作。
“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微小的、也是艰巨的,必须确保提交的每一个结果、每一份报告,都经得起时间检验。”吴佼教授刚入科时,陈志南便对她说。在工作中,陈志南格外注重言传身教,每次学生手法不到位,实验做不好,他都会上手,耐心地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做。在吴佼眼里,陈志南强调最多的莫过于科学精神,绝不容忍研究生汇报实验进展时夸大其词。
陈志南始终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倾心搭建学科矩阵梯队。在学科初创的艰难时期,他先后派边惠洁、蒋建利、李玲等10多位教授,赴德国、美国知名学府深造,了解前沿领域、开拓治学思维,学成后全部回国留校,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截至目前,陈志南已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93人、硕士研究生136人。
如今,陈志南团队科研实力雄厚,学科发展步入快车道。近年来,他的团队成员先后入选长江学者、国家优青、中国科协青托等国家级人才10人次,军队创新人才工程等10人次。陈志南还领衔建设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西安)项目和重大新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2022年底,陈志南团队成功研制出抗新冠肺炎特异受体阻断抗体药物“注射用美珀珠单抗”。这也意味着我国军队医学科研团队在新冠病毒入侵受体、感染途径等系列基础研究和转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陈志南始终奋斗在一线。目前,他正带领团队在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研究方面继续攻关。
“弘扬科学家精神,勇立潮头敢闯‘无人区’,让科学研究成果造福人类健康,这是新时代军队科技工作者的必然使命。”面对未来的科研重任,陈志南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