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亚运 | 谢谢你,亚运中的ZJBCer(教师篇)
我们的亚运 | 谢谢你,亚运中的ZJBCer(教师篇)
今年9月23-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这不只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场精彩纷呈的人文交流盛宴,承载着人们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在这场盛会的背后点点滴滴汇聚成汪洋的付出里,也有我校教师的身影。
国际交流学院的陈洁、杨柳,电子商务学院的徐睿涵,财会金融学院的张文婷、旅游烹饪学院的陈嘉婕这五位老师都是亚奥理事会/亚残奥委会(OCA/APC)大家庭总部饭店运行团队助理。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亚奥理事会/亚残奥委会提出的需求和工作部署,对接各相应业务领域,为沟通和配合大家庭成员赛时参会和竞赛场馆访问等各项活动提供翻译、陪同、联络等服务和帮助。五位老师在今年6月2日报到后,从8月18日到10月中旬,每个人被分到不同的组,在统一培训后,随着赛事的临近,开始了各自的“亚运服务之旅”。在服务亚运的过程中,我校的这5朵金花经历了高强度的工作锻炼,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难忘瞬间。
陈洁老师被分在H2组,同时也是H组抵离信息团队的一员。开幕式前,主要负责处理与会嘉宾的抵离信息,以及与机场的对接工作。整个工作过程较为琐碎、机动性极强,遇到航班等信息变动,需要马上更改及协调处理,整个人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服务期间,她还需要管理嘉宾日程、整理赛程信息、进行交通联络、提供语言服务,并与多方进行协调沟通以确保嘉宾在杭期间的工作及行程能够顺利完成。这些工作需要极强的协调能力,要做到事无巨细,有时候遇到突发状况也要立马灵活地进行处理。最后,她细致的服务工作得到了嘉宾的赞扬及认可,还收获了嘉宾手写的感谢信。
徐睿涵老师被分在H1组并担任副组长,负责所在组内嘉宾们在杭期间的日程管理、交通联络、语言翻译与信息沟通等相应的服务与帮助。在接待过程中,要根据宾客习惯配合工作模式,同时需要提前整理好比赛行程,确保贵宾顺利观赛。此外,她还需要和其他大家庭成员保持紧密联系,交流与分享,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开闭幕式时,她还作为车长和网格员协助场馆服务贵宾区贵客,引导接送贵宾往返酒店。同时,她还为9位其他学校的志愿者提供对接23位亚奥理事会大家庭成员的指导服务。
张文婷老师所在的G组主要为国际奥委会IOC,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和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贵宾及工作人员们提供抵离、助理、礼宾安排等工作。赛时作为助理,辅助宾客提供日常翻译交流服务,随时更新整理有关亚运会期间活动日程表,提前制定相关工作流程,赛时场馆参观、观赛及颁奖的礼宾安排以及会见、接待任务的细节布置等。在工作期间,她的热情主动,细致严谨得到了嘉宾和国家体育总局外联司同事的一致好评。
杨柳老师所在的是抵离团队H2组,在开幕式前主要负责梳理与核对抵离信息;在亚运会赛时期间,为嘉宾提供语言翻译、陪同联络、访问安排联络等多元化服务。同时,她还承担了带教任务,协助7名志愿者学生熟悉工作环境与任务要求,随时为他们答疑解惑。在他们在赛事期间遇到任何问题时提供帮助,同时上报给其他部门成员,进行统筹协调安排。
陈嘉婕老师被分在H5组并担任副组长,同时还负责临时竞赛办公室的日常运营。临时竞赛办公室负责收集每天的竞赛日程和场馆安排等相关信息,并和杭州亚组委竞赛部直接沟通,同时还承担与会贵宾对相关比赛的咨询功能。陈嘉婕需要根据嘉宾的行程对接相关的出行安排,并进行全程陪同和记录、整理。因为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陈嘉婕收到了嘉宾本人专门写给她的感谢信,称赞她“办事干净利落,方法得当,态度积极,并且有担当……很多事情安排得严谨细致有条理,表现出了很强的逻辑性和协调能力。此外,她的语言水平很好,社会经验丰富,是具有很好的外事素质的人才。”
在服务亚运的过程中,我校的这5朵金花经历了高强度的工作锻炼,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难忘瞬间。
陈洁老师说:“我陪同的嘉宾年轻时曾经学习过一点中文,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每次外出的时候,我都会在车上教他说一些中文,并且向他介绍杭州的历史文化,让他更好地了解这座美丽的城市。有一次在路边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墙,我向他作了简单的解释,嘉宾表示很喜欢这些词的含义,还下车专门去合了影。我觉得,作为外宾的助理,不仅仅只是帮助外宾顺利完成行程及工作,更要承担起‘桥梁’作用,向外宾展示中国文化、展示杭州之美、展示中国精神。”
徐睿涵老师说,开幕式现场,数字火炬手缓缓跑过、点燃火焰的那一刻,觉得自己浑身都充满了自豪与热血,对自己接下来的服务充满了信心。那一刻,她清晰地定位了自己的服务方向:向来宾展现杭州骄傲,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精神。
张文婷老师最难忘的是参与亚运的自豪感:“在成为亚组委工作人员之前,我对体育并不是很关注,但是在亲身参与了杭州亚运会的工作后,‘体育精神’这四个字从平面变得立体,体育不是单纯的强身健体,而是完成挑战自我、精益求精的向上追求。体育是展示国家强盛的窗口,也是展现中华民族坚毅、勇敢、自信的精神文化。同时,从服务的嘉宾身上,我看到了体育人的家国情怀。拼搏、敬业、坚持和努力是从服务亚运得到的最大收获。”
杨柳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团队的协作精神:“我所在的团队来自不同的学校,肩负着迎宾重任。有一次突然接到工作场地更换的指令,当时我没在办公室,同组的伙伴们立刻为我整理桌面,并小心翼翼地搬运至新的地点,还在新地点门口守候,以免我找不到新的办公场所。在服务期间,我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共事的其他学校的志愿者自发接手我的工作。这些细致入微的关心,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与温暖。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更是在群内相互交流,分享与外宾的沟通技巧,鼓励与支持的话语时常在空气中弥漫。正是这样的团队氛围,让我们齐心协力,用行动书写成功的篇章。”
陈嘉婕老师说,自己的全家都和亚运有着很深厚的缘分。父亲曾服务过三届亚运会,参与广州亚运会竞赛执裁,也是杭州亚运会击剑比赛的指挥长;母亲担任过亚残运会的田径赛项裁判。她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也培养了她的沟通能力和多任务协作的能力,让她在本次亚运会服务中能够高效圆满地完成任务。
除了大家庭总部饭店运行团队的“五朵金花”,我校梁西淋、徐文娟、刘沪杭三位体育老师参与了赛事的技术服务工作。
国际级跆拳道裁判员梁西淋老师以本届亚运会跆拳道NTO(国内技术官员)和亚残运会跆拳道竞赛技术运行主任的双重身份承担技术服务工作,并接受了潮新闻记者的采访。梁西淋说,为了做好亚运服务保障工作,一年前亚残运会跆拳道竞赛技术运行团队就开始与组委会相关人员一起着手准备,包括场馆流线设计、所有器材的出入库转场、运动员引导等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肩负着FOP管理(含通道)、体育展示与颁奖仪式协助等职责。自9月21日正式入驻场馆后,梁西淋的工作日程将一直持续到11月底。她表示:“虽然整体赛事在10月底就结束了,但是我们还要进行所有项目的复盘工作,以期为我们国家以后举办更大型的运动会打下良好基础。”
徐文娟老师担任亚运会跆拳道项目国内技术官员,主要负责成绩处理。比赛结束后,她兴奋地说:“亚运会是目前为止我能接触到的最高级别国际赛事。比赛期间,我用专注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水平服务亚运,服务好比赛,服务好运动员。在赛场上,我亲眼目睹了中国运动员一次次夺冠,感受了中国运动员的坚持和勇气。他们积极向上、心无旁骛,用汗水和努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的实力和风采。赛事虽短,热爱永存,我会把在亚运会的经验带到今后的工作中,肩负起使命与责任,做好学生培养工作,在体育教育事业上躬耕不辍。”
刘沪杭老师担任本届亚残运会坐式排球项目国内技术官员,他表示,虽然自己有过担任第八届全国残运会坐式排球裁判和世界坐式排球洲际赛裁判的经验,但担任亚残运会的裁判还是第一次,心情既兴奋又有点紧张。他尽了最大可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力量,服务好亚残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以优异的运动成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生动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让他感到深深的自豪。
第19届杭州亚运会惊艳了世界,这惊艳背后,是许许多多不同团队的辛苦付出。而这段和亚运同呼吸共奋斗的日子,也将深深镌刻进他们的记忆,给予他们骄傲和荣光、自信和力量,并激励着他们在今后的岁月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项志宇老师担任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丽水站火炬手
(宣传部 张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