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此青春时,路必择而蹈

""此青春时,路必择而蹈

——我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情况之微调查

刘昱 袁嫣然 张芷暄 刘仲航

引言:"你以后想干什么?""大学里有什么规划吗?""快毕业了你有什么打算?"这些问题不时就萦绕在我们耳边。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大学过后,迎接他们的将是社会洪炉的磨练。人生的旅程有甜美,更有坎坷,而理想和信念则是这个旅程中重要的亲密伙伴。面对职业规划的选择是有关现实还是梦想,每个人的答案都截然不同。本报记者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调查,共有144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调查。

A 形势严峻,职业发展不容乐观

根据麦可思《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的薪资增速正在放缓,选择考研、考公的比例在持续上升,本科毕业生脱产备考公务员的比例在5年之间翻了一番。特别是近几年受到疫情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受到了明显影响。为深入了解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现状,本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展开了调查。

在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或者劣势,清楚的认识自身职业发展的优势以及劣势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有78.48%的大学生对此是比较清楚或非常清楚。三年的疫情让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困难,在对未来的规划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大学生占比24.31%,选择考研的占比54.17%。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职业选择与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中,有20%的人考虑行业发展前景,同时也有20%的人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在调查求职过程中的优势中,专业能力与实习经历成为了最多人选择的两项。在校经过数轮扩招后的今天,学历贬值变得愈发明显,而在疫情影响与经济下行双重影响之下,大学生想要轻松就业,高质量就业的梦想与现实中的大学生不断内卷竞争正形成鲜明的对比。

B 竞争激烈,理想之花何以绽放

临近本科毕业,可能是很多同学面临真正意义上的选择的时候。之前的人生都是按照既定的道路去走,所以当需要独立进行选择的时候,一些人会忽然陷入彷徨,不知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该作何选择。

梦想是轻松就业福利待遇,现实是工厂倒班月入三千。电气专业大四宋义进在谈到现如今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时说道:"本科生非热门专业的就业薪资大都不太理想,与大学生心中向往的工作出入过大,所以在家里没有很大的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就业也就成了下下之选。"这样的状况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考研热""考公热"的浪潮,这也使得每年的考研、考公人数水涨船高。在谈到为何选择考公时,法学专业大四蒋晨龙提到:"在疫情和大学生人数迅猛增长的影响下,可供选择的职位较少,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具有稳定的收入,再加上国家对应届毕业生有政策倾斜。"在无数大学毕业生处于就业迷茫期时,考研和考公的更加现实,也简化了选择。

选择是把现实背在肩膀上,把梦想踩进泥里。大四的同学尚且如此,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则是对未来的选择更加迷茫,似乎都打算在将来踏上考研和考公的道路。英语专业大二黄保红分析道:"据我关注和了解到的,英语教师特别卷,竞争压力非常大,我虽然很想成为一名英语教师,但我没有足够的信心支撑我挤进去,所以考研我打算尽力一试。"同为文科专业的大三汤雨洁也面临了同样的现实问题:"现在找到心仪的工作很难,尤其是像我这种文科类专业不会像理工科那么注重技术实践,所以相对会更看重学历。"

但如何在考研和就业之间做好选择呢?我校的校友、阿姆源董事长林路平在给我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讲座中谈到:"要做好人生的每一个选择!"他起初选择做餐饮行业也是在对自身能力、目标进行定位和对市场、资源进行充分调查之后得到的,他对未来的规划和道路方向的精准选择造就了如今阿姆源的做大做强。"我认为考研和创业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如果你一开始就想要创业,那么考研对你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了。而且学习是终生的事情,不能拘泥于仅仅在学校里学习。"很多大学生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如何运用到未来的工作中,所以对社会工作的恐惧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大学生直接选择就业,导致了无论未来会从事什么,都会想先经过考研这一步的现象。

C 全员“内卷”,求职之路道阻且长

474万,相比以往,今年的考研在人数上再次创造了新高,在这个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研究生,硕士,博士……一纸漂亮的学历和一份体面的工作是莘莘学子们毕生所愿,可逐年攀升的分数线和令人窒息的就业压力,是陈列在他们面前的残酷现实。

人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变得厚重而丰满,但却被现实中的一地浮沫打回原形,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未来,是梦想,是就业,是现实。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似乎无法去平衡自己想要的和能得到的,究其本质,是因为越来越严重的内卷和越来越高的社会门槛。

内卷,谈到社会现状,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这个词,遵循自身向往优秀的本性,将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资源竞争中,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更加优秀,便付出比别人多的精力和时间。很多大一大二的同学,很多人尚未对自己的专业形成系统理性的认知,便决定要考公考研,可愈来愈高的分数线已经预示了很多人在学业的执着坚守结果不一定会尽如人意。反而将所有人都带入了投入更多的努力却无法获得等价回报的困境,催生着人们的从众心理和竞争心理,整个社会的内卷程度越来越高,当人们被沉重的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时,便再无暇顾及所谓梦想。

而伴随着无尽的内卷而来的,就是入职门槛持续变高,所有人都明白如今就业形式之严峻,但仍想凭借自己的学历背景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可博士毕业生去街道办事处应聘上岗,名校研究生如今在火锅店打工,这些新闻早已司空见惯。随着许多用人单位纷纷拔高对应聘人员的要求,社会对研究生,高学历人士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这些社会现象传递到大学生这里,便转化为了压在他们身上的学业重担。正如 B 站的一位视频博主所说:"因为进入社会的门槛被不断地拔高,我们便不得不加入到不断提升学历的行列之中。"于是,高中学历逐渐被淘汰,本科学历也不再"吃香",就连研究生也要被不断地筛选比较,才能勉强冲进名为社会的围城之中。

"读书难""就业难"时代的到来,让所有人都不得不打破一些自己的幻想,学着去面对现实,这也使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都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对此,青年人们不妨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凡和局限,对于一些设定过高的目标做出一定的调整。

D 平静淡然,脚踏实地拥抱未来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有44%的同学在报志愿时就构想了自己未来的职业,同时有23%的同学是为了进入某行业而选择专业,可见大部分同学都有未来的打算。在问到为什么会选择本专业时设计221班的丁杰说:"因为喜欢也为了自己今后的发展,这样可以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里奋斗。以后想当一名大学老师或者设计师。"有梦想就有了继续前进的希望,而未来的打算也能帮助我们更坚定地前行。

随着大学生活的结束,三条选择之路便摆在了毕业生面前,仿佛督促着他们进入下一个阶段。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处于懵懂状态,所以这时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但无论如何,在选择过后只管前程莫问荆棘。道路险阻漫长,但一路前行终将到达。所以前行中迷茫、不知所措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短暂迷失后仍要坚定前行。不要害怕去选择,不管是就业的焦虑、考研的困惑还是考公的压力,只要脚踏实地成功与否日后也不会后悔。

也许在某些时候我们会像阿甘一样,不知道为什么要奔跑,不知道奔跑去哪里,但一定不要停止奔跑,因为只有坚持奔跑才能找到方向。调查中有11%的同学对于未来的打算是顺其自然,没有明确选择就业、考研或考公,那可以先试着用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保持专注对待人和事,以好的心态面对得与失。这都会帮助个人能力的提升,从而找到前进的方向。我们每天好像都在现实里"打怪",但同时我们也要怀揣着梦想有着顺利通关的决心。下定决心做好选择,停止焦虑尽管去做。来路无可眷恋,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

人生百态,各有姿彩。正如影视剧《大豆久永子和她的三位前夫》中的一句台词"人生不是一部小说或是一场电影,不存在结局好坏。"继续学业或者直接就业从来没有优劣对错之分,因为人生本就是一场伟大的冒险,所以,用一个深呼吸,去迎接灿烂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