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 应有更高价值诉求

作者:朱小峰     版面: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 应有更高价值诉求      发布时间:2021-12-31 00:00:00      浏览:238887      字数:1542      查看原文    所在版面图

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  应有更高价值诉求

宣传部   朱小峰

日前,《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意见》强调,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重点为注重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依托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使学生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意见》关于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重点安排,为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通常意义上理解,职业教育是一种技术技能教育,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助力学生加深对于技能学习的重视,提高他们技能技术水平,实际上,劳动教育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其意义要更加丰富而深刻。职业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应有更高价值诉求。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为育人机制。然而,当前职业院校中,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于职业教育特性的认识不够准确,难以安心于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践,对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产生抵触情绪,会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隐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劳动教育成为职业院校提高思政工作成效,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劳动价值取向,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思维和劳动能力,促使他们安心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举措。

首先,学校可以将劳动教育作为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方面,通过重点组织学生参加日常性劳动、志愿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能够培育学生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国家形势政策的关注度。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接近社会现实的机会,让他们能够直观感受身边事物的变迁,推动他们对于国家形势政策的关注度。比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助农公益劳动,引导他们关心“三农”问题,关心乡村振兴,关心国家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可以增强他们的时事政治知识储备,努力成为政治过硬的时代青年。

其次,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职业价值观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劳动教育的扎实有效推进,帮助学生改变劳动观念,从排斥劳动逐渐向亲近劳动转变,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断增强,从而真正接受学校的各种专业教学安排,教学环境更加稳定和谐。例如,受到疫情影响,部分专业的学生感到前途渺茫,思想消沉,负面情绪较多,对专业学习一度非常排斥。针对这种情况,职业院校可以有意识地组织这些学生参加专业社会实践性劳动,通过实践磨练,加强了对他们的专业认知,认识了专业岗位劳动的积极意义,收获到职业工作被认同的幸福感。

同时,学生入校时的劳动能力普遍较差,经过学校有目的的劳动教育,学生的劳动能力普遍能够得到提升,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巧手善作也会使得他们对职业前途信心大有改观,认同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认同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对未来职业归属能够有清晰定位。

再次,通过劳动教育,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客观而言,受目前的升学机制影响,加之及学生本身的学习习惯问题,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约束,存在着违纪违规的风险。而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必须要服从劳动的特点和组织安排,劳动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纪律教育。基于此,职业院校可以依托有组织的劳动安排,包括校园内的公益性劳动以及企业中的生产性实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纪律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需要提醒的是,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零敲碎打,必须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否则很难形成集成效果,其意识形态推动作用就不够明显。学校在劳动教育方案中要求以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实施劳动教育内容,重点抓好选择主题、制订计划、推进实施、反思完善等四个环节。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