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健康保护神
新生儿的健康保护神
她们,一次又一次刷新即墨抢救极低、超低早产儿记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她们,抢救的早产新生儿最低体重只有1.1千克,胎龄最小的只有28周;使用呼吸机最长的达13天。
不知不觉,即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已经成立三年了。三年来,床位数从10张增加到20张,呼吸机从2台增加到6台,医院还专门引进带有高频模式的新生儿专用呼吸机,更好满足患儿需要。年出院患儿达900多人次,抢救成功率达到98%。24人组成的医护团队多次成功抢救重度宫内感染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面积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重症患儿,在抢救早产儿方面具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三年来,这支团队从零起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多次填补即墨新生儿各项新技术的空白,使即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发展成为即墨市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成功救治1.1千克的超低体重早产儿
新生儿科成功救治的一名超低体重早产儿只有1.1千克,大小只有成人手掌大小。像这种小患儿体重低,胎龄小,免疫力差,因感染而导致的死亡率很高。由于小患儿消化道不成熟,喂养不耐受,容易出现腹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他的静脉穿刺困难,因胎龄小,血管太细,护理人员给予高难度的腋静脉穿刺,给予患儿生命支持,维持营养,同时监测生命体征;患儿早期必须用氧,但会导致脑损伤、视网膜病变、听力损伤等并发症,这就要求医生严格把握用氧浓度,避免患儿留下后遗症。
种种的困难摆在医护人员面前,她们一一克服,患儿肺发育不成熟,必须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且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这是一个难度系数非常大的操作。科主任赵桂娟带领医护团队经过精心救治,成功帮患儿闯过了呼吸关、感染关、喂养关等难关,患儿一天天强壮起来,顺利出院。这是新生儿科创下的一个生命奇迹,创下了我市最低体重的历史记录。
危重症患儿使用呼吸机长达13天
一例重症感染性肺炎合并败血症患儿,感染了不常见的耐药率很高的李斯特菌入院。因病情严重,生命体征极弱,随时有生命危险。全科医护人员迅速气管插管,重新调整呼吸参数,积极肠道外静脉营养。患儿感染指标异常增高,她们连夜采购针对性的抗生素,快速控制感染。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无微不至,加强呼吸管理,翻身、拍背、吸痰……考虑到患儿患有败血症,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致病菌易导致化脓性脑膜炎,在应用呼吸机的状态下及时做了腰穿,让患儿及时得到治疗,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爱心妈妈”精心呵护宝宝成长
新生儿对声光刺激比较敏感,护理人员精心制作了鸟巢圈、异型被和蓝光罩,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由于新生儿自身抵抗力比较差,新生儿病房设置成完全隔离病房,一天两次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即使工作量再大,她们都会把挤出的母乳,加热后喂给患儿。日复一日与新生儿打交道的医护人员,最会用心读懂宝宝的需求。什么样的哭声代表什么需求,什么样的动作说明什么意义,什么样的肤色提示什么病情,医护人员都心中有数,这是她们用心观察、不断积累、细致总结的宝贵经验。仔细观察、记录患儿的每一次呼吸,微量喂养,精心哺喂患儿每一滴奶水,细心清理每一次大小便,“爱心妈妈”呵护着宝宝的健康成长。
艰辛的付出总有回报,一封封感谢信,记录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面面锦旗,背后是一段段浓浓的医患情……每次收到鲜花、锦旗和感谢信,是她们最幸福的时刻。
专门为护士送的锦旗,这在新生儿科还是第一次。护士李亚军对危重症患儿的护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她精心护理患儿,每次家属来送母乳时都耐心详细讲解患儿在病房的吃喝拉撒,还对焦虑的母亲进行开导。虽然看不到自己的宝宝,但父母感到很放心。出院时,患儿不仅体重增加了,脸也长肉了。父母见到自己的宝宝长得这么好,对护士非常满意,出院一个月,还不忘专程送来鲜花和锦旗表示感谢。
“输血”变“造血”,专科发展让即墨患儿受益
即墨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团队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等专家的全方位帮扶,更关键的是科室自身强有力的“造血”能力。
2016年5月,市人民医院成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技术指导医院和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协作医院,自此,专家们每月定期到医院坐诊、查房、讲学,一对一、手把手教学指导。通过传帮带,带动了新生儿科人才的培养和临床水平的大幅提升,让即墨患儿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北儿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
除了组织专家教授“走进来”,医院还安排医护人员“走出去”,到北京、上海、青岛等医院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国家级的短期培训班,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回来,使她们由最初的借力“输血”变成自体“造血”。
三年的时光悄然过去,工作中有艰辛和酸楚,但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下一步,她们将把救治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等危重症患儿作为主攻方向,继续提升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成为新生患儿的健康守护神!
(即墨区人民医院 杨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