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回炉”技校不表示高校学历无用○15法学王静静16广告陈倩雯
![](http://upfile.cuepa.cn/newspics/2018/01/s_8873b021083d907bc7c6e1c75f7db930171647.jpg)
近日,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回到技校学习技术这一话题引发热烈讨论。网友普遍认为高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高校学历无用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笔者认为,大学生回炉读技校并不意味着大学学历无用,而只是大学生根据就业需要而进行的深入学习。单从此个别现象就推断出学历无用的结论,对高等教育未免有失偏颇。
众所周知,高校教学主要侧重学术理论,而技校更侧重技术方面的实践。近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工作岗位供不应求,许多工作岗位需要技术作为支撑,而技校正好能够满足毕业生掌握学习技术的需求。因此,大学生“回炉”技校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加之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这也是许多大学生主动返回技校学习技术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大学生自身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是单纯看重大学学历,对于技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意识到大学学历与职业教育并非矛盾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他们将回到技校学习作为提升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一种途径,为日后寻找理想工作而积累。我们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将大学学历与职业教育对立起来。
大学生“回炉”技校学习这本是一件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好事,为什么会在社会掀起热议呢?
究其原因,在中国社会,人们对于技校存在着较大的偏见。往往认为成绩差的学生才应该去就读技校,而大学毕业生回炉读技校则与社会大众对于他们的期待不相符。一提及技校,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浮出到“差生云集”这一刻板印象,技校似乎就是专门收留那些“成绩差”、“不爱读书”的学生而存在的。“读技校没有前途,就是为了混一个出路”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之社会对高等教育学历的重视程度较高,使得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以进入大学,找到好工作为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而大学数量的增加、高考政策的改革,大大降低了进入大学的门槛,获得大学学历的难度也随之降低,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长。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将于同一批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竞争,谁的学历更高,谁的大学排名更前,成为赢得工作岗位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文凭就成了参与竞争的必要前提条件,这也是“高校学历至上”的形成原因之一。此外,与“高校学历至上”观点相反的“高校学历无用”论是另一种极端看待高校学历的观点。笔者认为,这类观点仅仅是根据个别案例进行片面评价,将高校学历打入无用之地,是一种“无稽之谈”。但是,这一类观点的出现也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了个醒:高校教育不能单纯按老路走,而是要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创新发展。
这个现象引发热议的背后,则是体现出人们对于技校和高校的片面认识,没有理解它们的本质就随意妄加评判。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看法和观念。无论是上大学还是读技校,都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选择,不能过于歪曲大学教育,也不能过于看低技校学习。同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为高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方向:鼓励大学生学习技术。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时代命题:高校能否创新教学思路,部分高校逐渐由学术性教学转变为实践性教学,不断做出改变以适应新时代需求?
大学生“回炉”技校不能与高校学历无用画上等号。看客需用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此事,不妄自评价,给高校“扣黑锅”;大学生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一定要通过回技校来学习技术;高校也应该适时改变教育方式,为大学生日后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