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银河:扛起摄像机的“一万小时”






  今年11月,一部纪念福建师范大学成立110周年的公益电影———《百年长安》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热映,我们和所有的师大校友一起为它刷屏,为它点赞。同学们或许还不知道,这部诚意十足的校庆献礼,其幕后主创人员中有不少来自我校。比如,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位———林银河,我校05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校友、原校报记者,《百年长安》的制片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让我们一起走近他,感受他扛起摄像机的那一万小时。
  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福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座落在福州市鼓楼区柳河路,园内随处可见充盈着生活情调的特色小店、餐馆和极富设计感的工作室,从北区大门踏入这座产业园,便可以在大门上看到“阿里映像”的工作室挂牌。在阿里映像工作室里,缕缕茶香袅袅升起,温润沁心,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校友将其摄影与创业的故事娓娓道来。
  “摄像,我和它是命中注定”
  2005年,林银河带着无限向往与憧憬迈入大学生涯,正式开始学习广播电视专业。大二时,他通过了校报记者团的选拔,成为一名摄影记者。“我是一个纯粹的理科生,物理比赛还曾拿过全国二等奖,从来没想过自己要报广播电视行业,但是因为本来想报的计算机专业招满了,我就想着要报一个小众的专业。”而作为一名理科生,刚开始接触广播电视专业,林银河表示自己“非常痛苦”,“那个时候非常绝望,我非常认真地读书却还是拿不到奖学金。”学习的第一阶段是模仿,他往往会观看大量的样片,并尝试着将样片里的拍摄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操作中,“学校老师锁门就锁门,我们直接在实验楼里面编片子。”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林银河在大学幸运地遇到了自己的引路人--宋解老师。“宋解老师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前辈,拥有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是他带的最后一届学生,很多业内优秀的高手是他带出来的,他要求严格,真正教给我的是对待摄像的态度。”林银河大二时开始和同学一起创作,稿子质量不过关绝不开拍。“我一直认为自身的技术百分之三十来自于学校,更多的要靠自学。”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林银河主动地去了解、接触影视方面的知识,为日后的工作和发展夯实理论基础。
  2008年,林银河和他的团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校园DV大赛”并取得了一等奖的佳绩。那时,他赶赴北京参加比赛,在对比、学习其它院校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当时看到其他学生十分专业的作品,让我感到十分震惊与佩服,心里暗叹不足,自己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林银河下定决心要更深入地学习摄像方面的知识。四年后,他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达芬奇调色,成为“福建省第一波学习达芬奇调色的人。”
  从学校毕业后,林银河得到了一个在福州政府宣传中心部门工作的“铁饭碗”,成为单位里最年轻的成员。在宣传部门工作的这段时间,他参与了《人口家庭》栏目的制作,接触到了全福州最好的摄影摄像设备和摄像高手。而来自福建电影制片厂的应雁的出现,让林银河开始学习到包括光影在内的以前从未学过的东西。“跟高手做朋友,你也会变成高手。”林银河感叹道。“当你真正拿到‘铁饭碗’之后,会开始觉得有些土壤适合你,有些不适合你。我开始想‘我完蛋了’,这里的工作让我直接看到了职业发展的尽头。”不安于现状的银河开始承接有关影视拍摄的私活,一方面他是部门里普通的小职员,一方面在业内又是比较成功的摄影摄像师。“当我一两天工作的故事片的报酬能抵得上我一个月的固定工资时,为什么还要一直守着这个铁饭碗呐?”他递交了辞呈,成为一个自由的摄像广告人。
  “创业,梦想和前途都会实现”
  林银河小时候就喜欢看电视里面的各种片子,“我看电视时就在幻想着自己能改变电影情节,改变剧情。”2014年,凭借自己长期工作积累起来的人脉,林银河与朋友搭伙成立公司,希望将“有追求的人聚在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刚开始我们只能接拍一些简单的工作,毕竟公司刚起步,那段日子十分难熬。”但由于自身技术过硬,林银河的小团队开始越做越大,他的身边也逐渐集聚了越来越多与他志同道合的人。在影视行业没有辛苦这个词,对于影视人来说,日夜不分地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对于同时担任摄像师、调色师的银河来说就更是如此。“我经常做最后一道调色的流程,孤独地一个人呆在小黑屋调色。”正因为如此,林银河的办公室还备有可以随时供他休息的沙发和床铺。
  林银河还同我们分享了他在拍摄一个关于橙子的商业广告的事例。“拍完橙子的视频之后,我们觉得把橙子扔了很可惜就拿出来吃掉或者榨汁,切完一个觉得横切面不好看就会再拍一遍,仅仅几分钟的广告宣传片一共用掉了500多个橙子。”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剪片“剪出节奏”,每次拍摄前他都会在心里将所有画面过一遍,找一些类似的影片细细观摩一番,然后再胸有成竹地进行拍摄工作。“我现在拍片的原则是先看好光影、看好构图之后再拍,保证拍回来一定能用。”
  技术是一家摄影公司的基础,在技术成为响当当的招牌之后,林银河开始慢慢总结管理经验。“我不是一个纯粹的理工男,算是理工男里比较善于沟通的人吧。”面对一个刚刚起步的公司,他只能一边摸索,一边学习,期待着将自己的公司经营得更好。“有的时候我在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选择从事与影视有关的工作,或许现在我可能还是一个技术宅吧。”
  “生活,且行且珍惜”
  早在大学时代,喜欢旅行的林银河就早早走遍了学校周边的平潭、目屿岛等地。毕业之后,他便踏上了各地求学技术、实地拍摄的路途。“做影视的,一生是有多少时间花在路上?”日夜不停地奔波在去往各地取景、拍摄的道路上,林银河心有感慨而这样问过自己。但是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拍摄一个地方的宣传片,就是对那个地方更深入的一种了解,每一次的采访也都是自己生活经验的小积累。”为了拍摄更好的影像,他常常出海、潜水、爬山、徒步,他也总能在此中找到拍摄的乐趣。
  在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后,忙碌的拍摄剪辑和管理工作让他少了很多时间去细细品味生活。“累的时候,总想找个港湾停靠。”对于把工作当作乐趣的林银河来说,家人就是他的港湾。“每天回来,女儿已睡着,每天出门,她还没醒,惭愧呀!”为了更多地陪伴家人,林银河把妻子和年仅两岁的女儿也接到了公司。
  “我们的好作品,永远是下一个”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百年长安》里陈宝琛的扮演者、著名演员王志飞老师对林银河制作团队的评价。“与王老师合作的组都是大组,为了保证影片质量,每一场戏我们都精确到每一分钟,准确执行,所有人都配合他来。”摄像师出身的林银河是第一次拍摄电影级别的片子,兼任制片人、摄像师的林银河在每天拍摄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将100万的经费在十几天内花到每一处刀刃上,“如果我们经费充足,我会只担任制片人,在屏幕后盯着拍摄进度,但是没办法,我们只能尽可能地节省经费。”
  在一部电影里,演员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百年长安》选用的演员多为福建师大的学生,在演技上较专业演员稍显稚嫩,林银河只能以一个摄像师的身份去‘调教’这些演员,“好的摄像师也可以把握影片的质量,拍戏过程中我一直跟演员沟通,研究戏拍得对不对。”在影片拍摄的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剧组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个期限里尽最大努力,“拍摄期间内很多人都没有多长时间睡觉,白天拍摄,晚上跟演员磨戏。我们的剧本也不是很完善,我还要与编剧研究剧本,每天起床就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们最不怕的便是遇见问题。”
  在7月如火的福州市区三坊七巷等地辗转拍摄了半个多月后,《百年长安》的前期拍摄工作终于完成,林银河继续参与了后期的调色与剪辑工作。11月17日,电影正式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与观众见面。“小试牛刀,拍片子找我们,很靠谱。”这是银河于《百年长安》上映前夕在自己朋友圈发出的一句话,并附上了一张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图片。正如他自己所说,《百年长安》是自己的团队小试牛刀的一部作品,对于这个正值创作黄金期的人来说,自己最好的、最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永远是下一部,相信林银河一定会在自己因机缘巧合而选择的影视业之路上,愈走愈远。
  “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在高手如云的影视行业,或许他现在还算不上真正的摄像大师,但对于出身于一个普通理科生的他来说,他拍摄过的“一万小时”都整整齐齐存放在一块块硬盘里,存放在福建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那家他一手创办的公司里。未来还有更多的“一万小时”在等着他,而林银河能做的,不过是扛起他的摄像机,用捕捉光影的执念和不言放弃的毅力,去走好更远更好的独属于他的影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