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未来,双创之花竞绽放
我校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大放异彩
![](http://upfile.cuepa.cn/newspics/2017/12/s_6938f54376d9d133ce83cf0f089b9c5413947.jpg)
![](http://upfile.cuepa.cn/newspics/2017/12/s_640f97d51532078c8b726dde77ad87a9149430.jpg)
我校学生摘得一金一银两铜 学校获“先进集体奖”
九月,一朵朵素净的菊花舒展开层层叠叠的花瓣,绽放出秋天最美的颜色。在这一片鲜活中,厦理工又一次迎来了在全国性赛事上摘金夺银的喜讯——今年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我校学生摘得金奖、银奖各一枚,铜奖两枚,取得参加该赛事以来的最佳战绩。值得关注的还有,学校以总积分排名全国第19名、大陆地区17名的成绩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高校同时入围20所“先进集体奖”高校行列。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因李克强总理提议举办而闻名,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局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等主办,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大学生双创比赛。大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
万里挑一,情怀项目大放异彩
据了解,本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241所高校的37万个项目参赛,超过150万人参加,今年还有美、加、英、日、澳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6个大学团队报名参赛。大赛经过层层选拔,仅有119个项目团队获得决赛“入场券”,齐聚西安进行最后的角逐。在大陆高校中最终产生30个金奖,以及7个从银奖“复活”的金奖,我校的金奖堪称万里挑一。
我校参赛的 《柒懿科技——生物质氢能技术研发及应用服务商》 项目斩获金奖。该项目联合创始人翁望志认为,参加此次“互联网+”大赛是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一次全面挑战。从学校初赛到国赛历经了大半年时间,每一环节都是严峻考验,特别是省赛决赛和国赛决赛的备赛期间,团队可谓争分夺秒。因为每轮路演的时间和评审方向都不一样,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项目最好地呈现给评委,而且每个参赛的人都要面对九位评委的提问,因此路演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词、每一个眼神、每一页幻灯片都需要排练上百遍。“我们为了模拟路演,特地入住有投影仪的酒店,那时候除了吃饭就是在房间里模拟路演。”回想到那段刻苦训练的时光,翁望志觉得既紧张又充实。
总决赛堪称“步步惊心”——他们的很多对手都是“985”和“211”高校的团队。参赛团队在候场区盯着屏幕等待成绩揭晓的那一刹那,大家抑制不住地为学校获得的优异成绩欢呼雀跃。这一场景时时浮现在翁望志眼前,“我将记住这个最美的瞬间!”
《柒懿科技——生物质氢能技术研发及应用服务商》 是一个旨在变废为宝的项目。他们研发的HyMeTek生物质循环系统,能够将畜牧业废料、秸秆以及工业废水等高效转化为新能源,打造“一村一站”新型能源生态模式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助力环保事业的发展。把厨余垃圾、秸秆、食品工业废水甚至人畜排泄物等废料投进设备中,加入所研发的生物菌,系统自动运转,通过生物发酵高速产出氢气和甲烷,产氢效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项技术解决了制氢成本问题——只要用厨余、粪便等就可以,而且制氢过程无污染。
“这个项目是极具大爱情怀的项目,既解决环保问题又立足农村,做到精准扶贫,推动国家氢能源发展。”有评委如是评价翁望志团队的项目。这样一个具有大爱情怀的项目并不是纸上谈兵。翁望志介绍,项目已经落地建设沈阳市于洪区绿色能源站,在当地投入资金3个亿进行规模生产。
而由我校17届毕业生潘阳等推出的 《全球领先的智慧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 项目则关注了智慧交通领域。该项目致力于做交通大数据应用服务提供商,助力政府实现“互联网+交通”战略,提供一体化LBS交通诱导解决方案,打造真正的智慧城市。不过,他们的项目被分在“死亡之组”,与他们同组的其中两个项目最后分别获得了全国总冠军和第四名。在经历了激烈的小组争夺之后,潘阳的项目最终捧得银奖而归。
贯穿始终,双创教育硕果累累
能在被视为国内高校创新创业大赛“终极擂台”的赛事上满载而归,背后是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一以贯之的重视和支持。
走进我校创新创业园,逸夫楼的大厅内,穿堂风很劲,学生创业的热情更胜;咖啡厅内,一张张青春飞扬的面庞声情并茂地描绘着似乎就要触到的梦想……对于我校来说,“创新创业”传统由来已久,学校多元化的“双创”教育、浓厚的氛围成为学生不断崭露头角的深层次原因。早在2009年,学校就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内,设置了“创业基础”课程,每个学生都需获得4学分的创业学分才能毕业。在接受创新创业普及教育后,想创业的学生都能在校内找到合适的去处——创新创业园。这里不仅免费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了办公场所,还有财税、法律等专题培训,学生还可以报名参加创业训练营,接受专业导师的集中培训。
经过八年的发展,学校创新创业园的软硬件不断丰富。2016年底,教育部公布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99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我校和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三所福建高校入选。2016年12月,在原有创新创业园区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以教育研究、实践孵化、校企联动、国际合作为推手,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公共平台,努力打造更良好的师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普及创业教育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跨出实现的第一步,而对于那些具有潜力的学生创业项目,创业园则提供重点扶持和指导,为他们提供了殷实的导师库、强大的社会资源和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帮助他们实现项目成果转化、产业化。仅去年,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投入的专项资金达到570万元,加上中央支持,一年投入超过1000万元用于对双创工作的扶持。此外,学校还允许学生休学创新创业,设立了创新创业奖学金,取得较好创新创业成果的学生在评先评优、提前毕业、免试保研、国际交流等方面还能得到倾斜。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先后支持了200多个学生创业项目,去年园区就入驻了4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学校“双创”势头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