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创特色 持之以恒争一流
我校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纪实
不忘初心创特色 持之以恒争一流
——东华理工大学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纪实
根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对2016-2017年全国拥有相关专业的院校排名,东华理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排名全国第八,“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排名全国第二。作为“中国核地学摇篮”的东华理工大学,为社会瞩目绝非偶然。2012年,该校获批国家杰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填补江西省获批该项目的8年空白。2015年,学校新增江西省首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现全省零的突破。今年,该校汤彬团队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打破国外封锁、填补国内多项空白……风雨兼程60余载,东华理工励精图治,一流学科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向着打造特色高水平学科建设的目标砥砺奋进。
应“核”而生 积淀深厚
一流基础厚植一流学科
作为一所核地学特色高校,东华理工积淀深厚。一流学科的诞生,源远流长。
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1955年,党中央毅然决然作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决策。次年,东华理工大学的前身——太谷地质学校应运而生。学校开设了放射性地质普查与勘探和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两个核地学专业,开始了该校核地学教育的历史性起步。从此,我国核工业有了自己的开路先锋——铀矿地质人才培养基地。
“沿着先辈们为追求蘑菇状烟云升空和核工业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足迹,东华理工从太行山走来,在江西红土地深深扎根。”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徐跃进表示,伴随着我国核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东华理工始终以国家利益至上,始终高举核、地两杆大旗,为核工业持续提供有力支持。奋力前行60余载,学校已发展成为全国核类学科(专业)最齐全的高校,建立了国内独一无二的核燃料循环系统 9 个特色学科群。在“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凝练了四大特色研究方向:铀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核资源勘查方法与技术、铀矿采冶技术和核废物处理与处置。学校建有全国唯一的“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乃至亚洲独具特色的铀矿陈列馆,构建了本、硕、博核地学特色鲜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铀资源勘查开发与核废物地质处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由东华理工承担。国内高校第一个“海外铀资源勘查与开发人才培训中心”落户东华理工。
不仅如此,东华理工也较早与国际接轨。建校之初,一批批从苏联、东欧留学归国的年轻人,积极投身核地学教育。学校还聘请苏联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工作。学校是国际原子能机构(以下简称IAEA)东亚地区同位素水文数据库的主办单位和亚太地区同位素数据中心。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分析质量在法国、冰岛等18个国家的 38 个实验室中名列前茅,成为 IAEA 指定仲裁实验室,不仅获得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证,还制定了多个中国核行业标准和IAEA地热水化学成分实验室操作规范。学校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誉为“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
“东华理工因核而生,与地结缘,生来就肩负着护国使者之重任。”诚如在该校创建60周年纪念大会上,校长柳和生表示,风雨同舟60载,中国核事业见证了东华理工大学的扛鼎之力。
不忘初心 家国情怀
一流教学打造一流学科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要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就必须重视教书育人。东华理工一流学科的形成,离不开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意识、中国情怀”的一流师资队伍。
在核工精神与家国情怀的浸润下,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既吃得了苦又吃得了亏的教师队伍。这里有“中国好人”、退休后30年如一日坚守实验室的核化学分析专家宋金如;有29年磨一剑,夺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学科带头人汤彬教授;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批国家“杰青”项目资助的留美归国学者陈焕文教授;有扎根边疆 10 余载,荒漠屡次历险却依然坚守,主持设计并建成我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实现工业化应用的微生物地浸采铀系统的年轻博士周义朋……
悠悠60余载,英才济满堂。学校现有2800余名教职工,600余位教授、副教授。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钱七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焕文、肖化云,井冈学者、东华学者……使东华理工大学秉承了一以贯之的发展脉络,弘扬了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学校精神。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4种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拥有2个省级高水平学科,4个省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14个高水平教学平台,71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管理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学校还获批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获批硕士、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领域(专业)国家级10个,传统特色专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建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3门;公开出版教材18部,获批省级教改课题12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
一流教学培养一流人才。学校培养的一大批优秀人才活跃在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如广东全省核能事业从事者40%来源于东华理工,20%的骨干也毕业于东华理工。在“敦本务实、崇义奉公”校训的熏陶下,一批在核地行业“下得去、留得住、立得起、干得好”的校友长期扎根在艰苦地区,以东华理工人特有的勤恳踏实作风,为母校赢得了声誉。15万余毕业生共同构成了东华理工校友的“群星方阵”: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李子颖,国际原子能机构中方赴伊拉克核查专家郭冬发,美国劳雷工业公司总裁方励,大唐集团副总经理王森,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广东正业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徐地华,李四光地质奖的获得者颜丹平……
经世致用 书写荣光
一流科研提升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的形成,离不开一流科研的“核聚变”。东华理工着力打造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院士工作站,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际原子能机构仲裁实验室等14个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培育建设了“铀资源勘查与铀矿产品提取技术”“核化学与核燃料技术”和“核能安全与辐射监测技术及仪器”等7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
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延续着学校核燃料循环工程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杰青团队,占全省1/3;2014年省科技一等奖占全省1/2;汤彬团队研究成果打破了国外封锁,研发的系列核心技术与成套仪器设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江团队科研成果获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学校在该奖项的重大突破。近年来,学校共获973项目3项,863项目4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1项,国家社科基金19项,教育部人文项目27项,其他省部级项目总计300余项,科技经费累计达到6.54亿元。一大批优秀论文被 SCI、EI、SSCI 收录,一批高质量的专著、教材、译著相继出版。
进入新世纪,学校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明确服务国家与地方的办学定位。学校研发的“铀资源勘查与环境监测中的核辐射探测技术及系列仪器”项目,其成果实现了年均产值2亿元的经济效益。学校建有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为落实军民融合与创新,建设连接“一带一路”内陆战略通道、生态文明国际合作重要平台提供智囊服务。学校参与承担了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拥有 1 个江西省国际合作基地,2 个江西省“2011 协同创新中心”,2 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江西省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软科学培育基地,积极助力乐安特色小镇的建设。去年,学校还作为“专家帮扶顾问团”之一,为抚州市的63家企业提供精准帮扶。
东华理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核地学优势,同时拓宽其他学科在这一战略建设中的作用。高放废物处置领域、铀矿采冶领域与俄罗斯等国合作成绩斐然,质谱、新能源领域与巴基斯坦、俄罗斯、柬埔寨等国家开展合作,取得显著成果。柳和生团队提出租赁式农村电网的思路,受到柬政府高度重视,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以租赁模式运营太阳能发电项目,解决20万户无电家庭用电需求。陈焕文团队开发的内部萃取电喷雾电离质谱(iEE-SI-MS)技术,已成功实现多种动植物组织中生物分子的快速检测,甚至可以用于手术中癌变组织的快速质谱鉴别,该技术不仅获得了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Gennady T. Sukhikh 的赞誉,更获得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高度评价。东华理工大学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不断加强内涵发展,坚持服务行业发展和服务地方“双轮驱动”战略,打造以地学为优势,核科学为特色的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学科(群)。向着“行业领先、区域一流”的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东华理工正在书写新的荣光。(文/刘紫春 詹建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