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写在《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7年工作要点》 印发之际
3月10日,《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7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印发,“改革”、“创新”是《要点》最醒目的“关键词”。《要点》以问题意识和目标意识为导向,聚焦5大方面重点任务,转化成23项具体工作,配套了89项落实举措,是“科院人”2017年的行动指南,吹响了“科院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角。
过去十五年,学院一直走在江西省独立学院的前列,取得可喜的成绩,基本消除了制约发展的“外围障碍”,为实现进位赶超奠定了良好基础。当前,面对“转型、转设、转址”的目标任务,破解制约学院发展的关键问题,归根结底要依靠改革与创新。
改革创新需要“破冰之旅”
要实现进位赶超,学院目前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归根到底是思想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制约问题。《要点》围绕管理综合改革、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举措,以攻坚克难、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直指深层次矛盾,体现了从根本上、源头上剖解发展瓶颈的决心和信心。
如果说过去十五年,学院基本完成了“从无到有”并逐步步入稳定发展的阶段,那么,在独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大背景下,“转型”发展绝不是上一轮独立学院试办初期提出“新机制、新模式”的简单重复,而是观念理念、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和创新。新一轮“转型”发展注重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激发活力,提质增效的特征更加鲜明,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健全独立学院治理体系和发展机制。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转型、转设、转址”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激发内生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活力,都需要“科院人”展开一场“破冰之旅”。
改革创新当以“综改”为突破
改革创新必须立足于学院实情,必须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要点》指出,要全面实施管理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实体兴院”战略,充分激发办学活力和教职工的干事创业热情,《要点》提出,学院要在管理体制机制、依法治校和“一校两区”办学等方面稳步推进“综改”,在定机构、定编制、定岗位、定职责、定人员,人事和分配制度等方面打出“组合拳”,探索实施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在学院“宪法”《章程》上做好治理机制的顶层设计,谋求在关键问题上实现综改新突破。
各项改革的“组合拳”,“撤系建院”,《章程》制定等关键问题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相互支撑,其中体制机制方面的“组合拳”是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近年来,学院在综改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先试先行”的重要试验田,必须把改革创新的文章做好做足,才能促进和深化综合改革,走出一条切合学院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要正确处理好母体学校、投资方、学院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释放机制的活力、调动社会资本的活力、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
改革创新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我们必须认清学院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弄清楚改革朝什么方向奋斗,在什么地方聚焦,在什么环节着力。多年来,学院坚守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在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影响学院改革创新全局的落实上打了“折扣”。须知,只有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才是学院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事关学院改革发展全局
《要点》就深化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了通盘思考,构建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协同育人新机制新模式、本科生多元化协同培养机制和“教学练”的教学体系三大机制的有机构建,并辅以修读双学位和高水平讲座等。《要点》注重通过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将大家的主要精力引导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出台精品课程评选和奖励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竞赛和教学评比,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等举措,形成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要点》坚持“开放式”发展路径,抢占“国际化”办学高地,以“创新创业实验班”等为主要创新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做牢做实。不管实践形式如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改革创新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院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站在“转型、转设、转址”发展的起跑线上,学院要以壮士断腕的担当和勇气直面改革大考,解决影响和制约学院事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夯实办学基础,激发办学活力,凝练办学特色,切实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奋力实现进位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