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心到信仰,我们还有多远
近日,央视一档名为《国家宝藏》文化类综艺节目大火。节目以新颖的方式探究国宝文物背后的故事,还原不为人知的生动历史细节,在播出后短短几天内就好评如潮,大受追捧。透过这档节目,人们不仅认识了那些文物们的前世今生,也记住了别开生面的前世情景剧以及那些合理构思的虚拟台词。王凯饰演的乾隆说:“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一句话呼唤着多少人心中对于生在大国和盛世的自豪与骄傲。最令人难忘的是介绍石鼓时,司马池有这样一句台词:很多人都说我们没有信仰,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这流传千年的文字,和文化。短短一句话,引起了太多太多的共鸣。
什么是信仰?这是一个难以解释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是民族精神的钙,是支撑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曾几何时,对于道德层面的批判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反思,总是能够轻易攀越到信仰甚至国民性的高度。有人说:“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所有的教义与己相背时,有人会说,‘人定胜天’。”这些言论一度占据着部分人的内心。
“假如没有一种神圣的契约将人类聚合在一起,世世代代只是像森林中的树叶那样生长,像森林中的飞鸟那样自鸣得意”,那么,“生命该是多么空虚与无味啊!”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敏锐地觉察到:信仰已沦为有关信仰的言说。而鲁迅也早已意识到,几乎所有的信仰对象都被异化为实利主义者做戏的道具。因此,关于信仰缺失和“中国人没有信仰”的言论,实在是毫无根据的。正如此前共青团中央所言,我们承认存在信仰缺失的人,但是,中国人从来不缺少信仰。
正因为此,人们听到那一句“我们的信仰,就是这流传千年的文字”时,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说。我们不缺少信仰,只是不知如何表述;我们不缺少信仰,只是不知如何实践;我们不缺少信仰,只是从未想过将它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即使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已近千年。
我们的信仰,建立在普遍的文化自信之上。这是一种怎样的自信呢?它是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大道理念。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更兼有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济世精神。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文明圣火千古未绝,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的泱泱大国鼎立世界的根本,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民族魂魄。
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中国人的自己,有着强大的文化自信,而我们却很奇怪地忘记了,这样的文化自信,是能够成为每一个中国人信仰的力量。知乎上有这样一个回答:“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这就是这个民族不可亵渎的东西。是的,自强不息,永不低头,这个就是中国人的信仰。”我们的信仰,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字和文化,更是其中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这样说道:“站立在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从信心到信仰,我们还有一步之遥。这一步,是能够将信心内化于信仰的足够的文化自觉;这一步,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行动自觉。“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这一步,吾辈当先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