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随心静 书香乘风来
记我校2017年“世界读书日·我们的读书日”系列活动
春天的步伐随着东风而来,师大园中满是百花香,无论置身何处,总能够在呼吸之中感受到些微醉意。暖暖的空气像是轻柔而缓慢的古老唱片,在春风和花朵的摩擦中咿呀咿呀,演奏着四月的芬芳。然而醉人的不只有花,更有满园的墨韵书香。正值“世界读书日”,和煦的春风陶醉着师大人的感官,而绵绵书香则浸润着师大人的心灵。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学校举办了一系列的读书日活动,老师、学子们都在这些活动中尽情地享受着“悦读”的魅力。
数据阅读时代
阅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发育、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其建立旨在号召全世界的人们尊重文学、热爱文学、享受文学。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文学成果最为丰硕的国家之一,历来都有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传统。
我校过去一年的阅读报告已经出炉,师大瑶湖校区图书馆共有五个外借阅览室,据统计,2016年度五个外借阅览室借阅人数分别为瑶湖文史类书库160835人、瑶湖社科类书库55742人、瑶湖理工类书库47654人、瑶湖政治经济类书库41094人、瑶湖外文类书库33331人,借阅人数共计338656人。这些数据所展现的是非常积极的一面。全民阅读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推动和努力下,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这是全民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一步。在全民阅读量增加的大环境之下,我校的图书阅读数据也比去年数据有所上升,泛化阅读和阅读积极性都有提高。
在一系列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之时,阅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阅读,在师大园中,阅读作为提升自我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已经真真切切融入了大家的生活。读书日期间,各式各样的活动,为阅读的升华作了注脚。
“悦·读”随心体验
当阅读不再是阅读,而是“悦读”,那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由图书馆主办,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协办,免费师范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文学院、传播学院、美术学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发展中心、音乐学院联合承办的“世界读书日·我们的读书日”系列活动或许能够告诉我们答案。这些活动围绕着“悦读”,旨在充分调动大家的阅读积极性,营造更加良好的阅读氛围,以迎接读书日的到来。大大小小的活动也确实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悦读”,其实就是阅读的一种升华。它让你把心安定在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之中,这个时候的自我是能够超脱物外的。悦读,是在“飞花令”中的思维跳跃和碰撞,是在埋头苦读的三个小时中感悟生活,是在父子共读中收获知识与感恩,是“悦读师大”的名家前辈们一句句一字字的叮咛。这些各具特色而又用心良苦的活动,让参与者们真切地感受到“悦读”随心的喜悦。
由图书馆与国际教育学院家长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悦读畅享,助力成长”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系列活动之一“父子共读一本书”于4月23日上午在图文信息中心一楼举行。现场气氛热烈,组织井井有条。家长与学生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读书的乐趣和意义。由图书馆馆长许婕为各地市家长委员会代表赠送书籍,倡导父子共读书,建立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活动最后还邀请了三名同学及其家长进行访谈,和大家分享他们的家庭读书故事。
当日,图书馆一楼期刊电子阅览室举办了“24小时校园阅读空间”大型阅读主题活动之“阅读马拉松”。这是一项联动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型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与广西师大出版社合作开展。活动提倡“放下手机,静心阅读,感受图书魅力,享受读书美好”的理念,采取线上报名的方式,当天凭参赛短信入场,阅读时间满三个小时即挑战成功,授予证书并由南方精英传媒会为幕天公益“幕天乡村图书馆”捐款一元。通过读书的方式做慈善,这样的形式得到了我校学生的积极响应,参与者甚众。
而备受瞩目的“一站到底·诗书礼乐美”诗词大赛以及“悦读师大”第一期也分别在4月22日和4月25日举行。“一站到底”的决赛现场堪称精彩绝伦,比赛分为三个环节,与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制大同小异。比之丝毫不逊色的是选手们在一轮轮比赛中呈现出来的文学水平。互不相让的“飞花令”尤为精彩,台上的选手们毫不吝啬生平所学,一句一句或熟悉或陌生的古诗词朗朗诵出,引得观众拍手叫绝。作为嘉宾的文学院龚岚老师说:“这场比赛大家展现出来的风采,实在是让我十分的欣慰和佩服啊!”
“悦读师大”则是采用人物访谈的形式开展活动,旨在通过聆听优秀的师大人讲述自己的师大故事,打造师大人专属的“书香校园”。同时进一步宣传“书香社会”,建设“书香中国”。在现场,受邀的师大学者和优秀学生代表侃侃而谈,讲述着自己的阅读经历。九十四岁高龄的文学院退休老教授刘世南先生,文学院教授傅修延先生、李福言老师等都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故事。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刘世南老师在现场说的一句话:“学问学问,就是要学而问之,不断探索。”在刘老的《大螺居诗文存》中,有这样几句诗:“文采长存,忠义远蹠。铸金范仪,永亲颜色。诏我后来,昭光前烈。”这不仅是治学精神,更是鼓励后辈们不断探索与进步的良言,阅读如此,学习生活亦如此。
静候书香蔓延
春天终将过去,而阅读却不会随着春天的脚步而停歇。当阅读已经成为“悦读”,人们对它的理解也会更深了一些。活动终有结束之时,书香却已悄声蔓延。
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的举办过程中,文学院也承办了本次活动的一些小活动,和其他学院一样,策划了专属学院特色的一个系列活动,为“世界读书日”增添不一样的色彩。在一份长达三页纸的策划上,文学院同学们详细构思了十个相关的活动:“民谣分享会”“阅读沙龙”“读书漂流会”“古典诗词等级考试”等。
“我觉得阅读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吧。”参与策划这次活动的文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席任倩倩这样说道,“可能很多人觉得阅读只是一种习惯,阅读其实应该更重要。”在这些由图书馆系列活动绵延开来的子活动中,目前影响最大的就是图书漂流会了。“我们开始做到了‘手中有书’,在图书的漂流中把知识传递下去。策划的名称是‘书式生活’,谐音‘舒适生活’”,她说:“我们想要把阅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蔓延的书香感染着每一个人,在文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工作安排中,另一个活动正在紧张准备中,这个活动的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两千人,来自全校各个学院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古典文学爱好者们都热情地参与了进来。这就是“古典诗词等级考试”。在众多此类活动的影响下,校园久久沉浸在书香之中。
“阅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或者某些你认可的‘大家’思维的碰撞,某个瞬间让自己清醒起来。”这是2014级广播电视编导的李晓倩同学关于阅读的感悟。毕淑敏在《读书使人优美》中说:“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的谦逊和聚精会神。”这是阅读之所以能够升华为悦读的深刻含义。李晓倩同学说美术学院的墙上有傅抱石先生的一段话写得很好:“学问的范围多广,岂是一人之力所能遍精,若不是抒发性灵的东西,不惟无用,反而致俗,譬如音乐、诗歌、小说……都应多阅读,以开拓心胸,而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一定要平素养成习惯,有六合皆空,为我为大的境界,什么名利荣辱,绝不许杂半点于方寸之中。”渐渐地,阅读若成为一种众人皆愿笃行之的生活方式,则美好必将伴随于心间,就像毕淑敏写的那样:“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