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十七年的执着坚守书写“教书育人”使命
宜春学院举行支月英先进事迹系列座谈
本报讯(记者袁璐罗曦实习记者张燕平刘海兰)她来自宜春奉新县,是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乡村女教师。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师德楷模”、“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她就是支月英。
9月18日下午,支月英应邀来到宜春学院,与我校40余名师生代表共聚一堂,畅谈“好人文化”。校党委副书记胡国瑞出席座谈会。各院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聆听先进事迹、畅谈心得体会。校党委宣传部长杨健主持了座谈。
“今天来到宜春学院,咱们宜春的最高学府,我感到很高兴也很期待,在座的都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我一直在乡村小学教书,所以心里还是比较紧张的,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吧。”支月英这一番话,拉近了与师生们的距离。
支月英说,在大山里的37年里,在她收获这些荣誉之前,陪伴她最多的有两个字,一个是“赞”,另一个就是“傻”,后者似乎还更多一些。支月英说,说她“傻”的含义分两种,一种是说她真傻,另一种是心疼。但她觉得,这辈子,就算没有这些荣誉,她也“傻”值了,“我收获的是一辈子的无悔”。
当初年仅19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200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教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7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小学讲台,从学生们眼中的“支姐姐”、“支妈妈”再到如今的“支奶奶”,从少女到年过半百两鬓斑白,她就像一棵树,守望着深山中的孩子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中做出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是什么让您将人生中最青葱最美好的岁月留给了大山?”会上,有同学发出这样的疑问。“是山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支月英坚定的声音传到了会议室的每个角落。“因为大山的孩子们,心中有了牵挂,平时上课时间一般是不会外出的。”她满脸愧疚地说,“若有事耽误了课程,我会在其他时间将课给补上,一定要为孩子们的教育负责。”
对于获得的荣誉,支月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平凡的事,“我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只有坚守好了才能有希望。这份荣誉我会珍惜,但我还是我,和从前一样。”
在场师生无不对这位平凡朴实,做的永远比说的更多的支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在畅谈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时,纷纷表达了对支月英老师的敬佩之情。
校党委副书记胡国瑞在总结讲话时表示,支月英老师用37年的岁月坚守,舍弃了与家人共度欢乐时光的机会,成全了山村孩子们走出大山的渴望,塑造了几十年如一日般坚守的敬业精神,体现了从故乡到异乡,信念坚定;从手印到脚印,自强不息;从背景到背影,普通平凡;从昨天到今天,感动大家。这是一份大爱,无疆的大爱,需要新一代人传承的大爱,亦是宜春学院“大爱育人”的教学理念现实所在,需要大家不断践行和担当,需要大家不断培植和塑造,需要大家不断探索和弘扬。
9月18日晚上,支月英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宜春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学生的多与少,身上的责任都一样;学生再少,也要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学校再少,也要每天升起五星红旗。”报告会上,支月英老师的声音未落,学术报告厅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因为知道自己肩负责任,她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山村教育事业,37年就为做好一件事———教书育人。
为了改善山区教学生活环境,她学会了开荒种菜,带领老师挖沙坑、搭球台;为了克服山里的恐惧,她要习惯与蛇虫为伴,山里路远,从步行到骑坏6辆男式摩托车;为了继续留在条件艰苦的白洋教学点,她劝说家人:“山里的孩子总要有人教吧,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支月英坦然地告诉宜春学院师生,“这些滋味说不怕,那是假的,只不过我把它当做人生选择的代价和对我的考验罢了,我自己选的,没人逼我,既然我钟情于讲台,就必须面对”。
《感动中国》评价她“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七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校长李雪南,党委副书记胡国瑞,党委委员、副校长余新卫现场聆听了报告会。李雪南为支月英颁发“宜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聘书。
“支老师用真情真意真事感动了中国,从故乡到异乡的坚守,从手印到脚印的奉献,从毫无背景的平凡到在各个讲坛留下背影的蜕变,她平凡而不平庸的事迹足以让所有人感动。她以自己的坚守和热爱,书写了教师这个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内涵。她朴素的语言,37年的教育实践,为我们今天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最好的诠释。”报告会主持人、党委宣传部部长杨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