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上的绿色能源密码
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高含硫气田达产一周年
366天,15.71亿方,惠及2亿居民。6月6日,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的高含硫气田铁山坡气田达产一周年。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石油在特高含硫气田开发领域取得新突破,更在大巴山的怀抱中,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铁山坡气田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境内。这里是大巴山脉的延伸,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山脉,见证了铁山坡气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2019年4月,西南油气田公司启动气田方案论证和开发建设工作;2021年春节前夕,经过6轮修改的气藏开发方案获集团公司批复;次月,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项目部正式成立。一场数千人共同参与的铁山坡“会战”正式打响。
这一路,很难。铁山坡气田硫化氢含量超15%,是目前国内已投产硫化氢含量最高的整装气田,兼具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可钻性差、钻井施工风险大等特点,给气田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西南油气田公司系统总结四川盆地高含硫气田开发经验,消化吸收对外合作成果,通过科学论证完井方式,及时调整工程方案,实现全部建产井井身质量红线合格率100%、固井质量合格率100%。针对集输系统维护、关键装置管理等5大领域,公司持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首次大规模推广应用耐蚀合金双金属复合材料。
一年来,公司全面构建“1+9+N”安全管理体系,针对性制定“十四项安全管控措施”,深化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全过程加强应急处置保障,确保气田安全生产。
一年来,公司持续开展生产动态跟踪分析,优化开发技术对策,动态调整单井配产,着力攻克硫沉积机理、高含硫腐蚀防护、双金属检测评价等技术难点,保障气田高效稳产。
一年来,公司不断完善智能化气田建设,深入应用物联网、SCADA系统、数据可视化等信息化技术,现已完成井筒可视化、生产运行可视化等13个功能模块,实现人员巡检频次下降70%,采气场站无人值守率100%,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含硫气田生产井站无人值守。
目前,铁山坡气田共投产6口井,日产天然气460万方,是公司气田开发“少井高产”的典范。
“铁山坡气田满负荷稳产一年,有效验证了高含硫气田建设中应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可靠性以及管理团队、管理制度的适应性,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将有效缩短渡口河—七里北气田的建设周期,并为其后期安全运行提供全面的技术和管理支撑。”川东北气矿负责人对正在建设的公司第二个高含硫气田充满了信心。渡口河—七里北气田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