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艺驱动向“绿”而行

简短说明
《创新工艺驱动向“绿”而行》聚焦川东北气矿铁山坡气田的绿色低碳实践,展现了高含硫气田开发中的技术创新与环保成效。报道以一线员工维保作业为切入点,生动呈现“从式布井+多井集气”工艺、闪蒸气回收、变频电机等技术的应用,凸显企业通过工艺优化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成果。数据支撑有力,如“减少碳排放8700余吨”“节电4万度”,增强了新闻的说服力。 文章结构清晰,既有微观操作细节,又有宏观环保意义,体现了能源行业向绿色转型的探索与担当。语言简洁专业,兼具技术性与可读性,是一篇展现科技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的优秀行业新闻

5月17日,川东北气矿铁山坡脱水站的当班员工熊飞、刘金玉穿戴好防护用具,对站上的酸气压缩机进行维保作业。“这三台压缩机是我们气田节能增效的主力。”熊飞介绍。

作为国内硫化氢含量最高的整装气田,铁山坡气田在设计建设之初,就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仅要做好节能减排的“减法”,也要做好提质增效的“加法”,努力走出一条高效、节能、清洁的特高含硫气田开发之路。

川东北气矿针对特高含硫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所采天然气因硫化氢含量过高导致的管道更易腐蚀堵塞、开发能源消耗更大、二氧化碳排放更多等难题,优选“从式布井+多井集气”集输工艺,通过多井集气、气水混输、集中处理,实现了系统流程简单,安全风险较小,后期维护便捷,站场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有效降低运行能耗。

川东北气矿为气田设计并使用了闪蒸气回收工艺,通过酸气压缩机将闪蒸罐中的闪蒸天然气重新注入集气管线,不仅实现了废气回收增产增效,还实现了特高含硫气田生产过程零放空。

“我们脱水站的大部分设备都装配了变频电机,可以根据脱水气量智能调节转速,可减少全站20%的用电量,预计每年节电4万度。”川东北气矿高含硫气田运行管理项目部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安全组组长倪建东介绍,“不仅如此,我们的火炬长明灯也是节能型装置,每年比普通的火炬长明灯节约燃料气用量40%。”

据测算,铁山坡气田自2023年6月全面投产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减少碳排放、硫化物排放共8700余吨,实现天然气增效400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