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建引领托底性帮扶工作见实效
高原农特产业铺就致富路
本报讯(记者 金芳汀 通讯员 杨文聪)5月17日,甘孜州色曲河蜿蜒流淌。在“宝石花开·福地色达”农特产业种植基地,播种车来来回回,场面十分火热。当前正值播种季,紫皮大蒜和紫皮土豆已冒出新芽,“收入有了保障,咱们农牧民的幸福日子就有盼头。”听着甘孜州翁达国有林场专家毛粤的“点赞”,看着当地农牧民脸上的笑容,西南油气田公司托底性帮扶色达县工作专班成员李志宽感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宝石花开·福地色达”农特产业种植基地采取“专业指导+农户”等联农合作方式,将项目开发同农牧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与甘孜州色达县翁达镇党委联合探索出的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子。对于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而言,这是党建引领帮扶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系统谋划和部署,更是始终牢记使命,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的具体实践。
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西南油气田公司承担欠发达县域——色达县的托底性帮扶工作。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积极与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沟通,成立乡村振兴工作组,多次到色达县开展调查研究,着力推动色达本土文化与公司油气元素深度融合,探索构建独具特色的托底性帮扶品牌,确定了“宝石花开·福地色达”品牌主题主线,建立起帮扶项目集群化管理模式,包含绿色发展、农特产业、消费帮扶、关爱暖心、党建联盟5个项目群,实现帮扶项目一体化布局、一体化统筹、一体化实施。
“我们5月初在这20亩地种植了紫皮大蒜和紫皮土豆,根据以往经验判断,预估今年紫皮大蒜每亩产量600斤、紫皮土豆每亩产量6000斤,售卖后将大幅增加翁达镇旭尔沟村的集体收入。”甘孜州翁达国有林场总经理罗亚介绍道。以旭尔沟村作为首个试点区域,西南油气田公司也在不断积累农特产业帮扶经验,后续将陆续在色达县其他4镇11乡逐步推开。而色达县农特产品已经纳入西南油气田公司消费帮扶目录,进入石油员工的餐桌,大数据助力帮扶地乡村振兴取得的新成效日益凸显。
从一村一镇到一县,把帮扶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让帮扶成效不断惠及色达县人民群众,这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努力的方向。“重任在肩,但我们对此充满信心。”西南油气田公司托底性帮扶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