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振兴齐发力幸福色达潜力足
——西南油气田公司托底性帮扶色达县见闻
落实托底性帮扶战略决策,推动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实现企地联动、精准帮扶,建立扶贫资金长效联动管理机制,是帮助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去年8月,四川省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印发〈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明确西南油气田公司作为在川央企,结对帮扶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重点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和特色优势资源开发等项目。
至此,西南油气田公司与色达县结缘。
5月16日至21日,记者跟随西南油气田公司托底性帮扶工作专班前往色达县,近距离感受公司托底性帮扶色达县的成果。
樊德伟 摄影

记者 韩超 摄影
产业振兴 赋能托底帮扶
从成都出发,翻过冰雪覆盖的折多山,穿过鲜花盛开的塔公草原,路过地质奇观的墨石公园,历经“四季更迭”,才能顺利到达色达县。
5月16日,西南油气田公司托底性帮扶色达县工作专班副组长陈子玮开始了此次行程。出发时,陈子玮身着衬衣,600公里后,他换上了厚厚的羽绒服。
历时2天,车行至色达县翁达镇政府前,翁达镇镇长余斌全迎面走来,陈子玮提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紫皮土豆和紫皮大蒜种了多少了?”“最近的天气有没有影响土豆和大蒜的生长?”“现在需要我们做什么?”
记者从陈子玮的话语间听出了担忧。色达县平均海拔4127米,山陡地薄,耕地零碎,含水保肥力差,年均气温0.6℃,积雪期从10月持续到来年4月,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是四川省最艰苦边远的“六类”县之一。这也是陈子玮焦虑的缘由。
镇上曾经种植过有机蔬菜,由于交通不便,有机蔬菜无法及时送到市场,最终不能卖上好价钱。“我们能种植的经济作物品种有限,还要考虑收割后保存时间要长。”余斌全说道。
为了找到适合在翁达镇种植的经济作物,西南油气田公司工作专班先后3次到色达县进行农特产业项目考察。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翁达国有林场业务专家的帮助下,确定了种植紫皮大蒜和紫皮土豆项目。
“20亩紫皮大蒜和紫皮土豆,今年估计分别亩产600斤和6000斤,按照8元一公斤的市场价,能大幅提升村集体经济。”翁达国有林场总经理罗亚介绍道。
西南油气田公司以旭尔沟村作为首个试点区域,不断积累农特产业帮扶经验,将陆续在色达县其他4镇11乡逐步推开。
种植紫皮大蒜和紫皮土豆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托底性帮扶做出的第一个选择,关注中藏药产业则是第二个选择。
“我们解决了3500米以上高海拔大黄人工培育技术,实现大黄的大规模种植,为老百姓带来了500万元的分红。”色达县经信局的陈宇在介绍色达中藏药行业时带着激动,“现在我们又攻克了川贝母在高海拔的人工培育技术。按照川贝母的市场价,未来利润可观。”
通过成功解决中藏药在高海拔人工培育的难题,色达县正在新建莨菪基地2500亩,全县道地中藏药材种植规模达到2.5万亩,自主研发中藏药制剂148种,133种中藏药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中藏药展示出巨大潜力。
目前,西南油气田公司正与色达县深入探讨中藏药产业项目相关事宜,色达县中藏药行业蓄势待发。
教育振兴 筑牢未来根基
5月18日,川中油气矿团委志愿者来到色达县翁达中心校,与50名学生开展“共升一次旗、共上一堂课、共绘一幅画、共唱一首歌、共合一张影”助学活动,提前送上“六一”儿童节的祝福。“指甲里有泥土,眼睛里有星星。”这是川中油气矿员工雷雨在参加活动后写下的感受。
孩子是未来,教育是基础,这也是西南油气田公司托底性帮扶色达县的重要一环。按照公司安排,川中油气矿负责色达县翁达镇的托底性帮扶。该气矿组织专人多次到色达县进行情况摸底,将小幼教育列为当前帮扶的重点项目。
活动当天,雷雨为孩子们带来关于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知识,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跟着比划,不漏掉一个细节。“在高原上动起来确实比平常要难一些,但是孩子们的笑容可以治愈这些困难。”雷雨说,“让孩子们掌握实用知识,不仅拓宽知识面,还能提升综合素质。”
在此之前,川中油气矿党委开展“爱心接力·书海筑梦”活动,给孩子们捐赠书籍,让大家能接触到丰富多彩的课外读物,从书中学习知识、增长见闻。该气矿还投入资金为6个镇村幼儿园的教室、午休室安装电暖片,解决冬季午休难题,开展“‘童’心筑梦,情暖翁达”新年慰问等活动,给孩子们送去石油人的关怀与暖意。
成人职业技术培训也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关注的重点。公司在帮扶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和重庆市开州区期间,因地制宜,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现场传授技术,帮助打造产业基地。2022年,帮助乌拉溪镇百亩花椒示范基地生产花椒10万斤,开州春橙果园产量超过1000吨,忠县巴山村辣椒基地种植规模由100亩扩大至400亩。
如何将之前的帮扶经验复制到色达?怎么汇集帮扶资源和力量,与色达县当地产业结合起来,让当地百姓有一技傍身,为色达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西南油气田公司托底性帮扶色达县工作专班正在探索。
民生振兴 增添发展动能
雪山、草原、多元文化……提起色达,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与绚烂多彩的人文景观相互映衬,令人无限遐想。但长途跋涉的旅程和高原寒冷缺氧的环境又使不少人望而却步。
借助脱贫攻坚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建设以“供气、供暖、供氧”为重点的高原“宜居工程”的契机,色达县已经完成县城内公共建筑集中供暖全覆盖,县城内公共服务场所供氧(液氧气化)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色达县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电力设施的完善和液化石油罐装气的引入,为色达县部分区域解决了生活不便利的问题,但是全县依然有部分地区沿袭着使用干柴和牛粪烧火的习惯。
“从民生和安全的角度,我们都希望能将清洁安全的能源引入色达。”色达县委副书记、县长易西泽仁在5月21日与西南油气田公司赴色达调研工作组交流座谈时殷切表示。同时,色达县新能源资源丰富,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
西南油气田公司自与色达县结对帮扶后,通过自身在能源领域的优势积累,快速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变化。目前,公司所属的家益能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先后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谋求优化当地能源结构,为色达发展增添能源动能。
与之同频共振的,还有西南油气田公司在消费帮扶上的发力。今年春节前,西南油气田公司与色达县策划开展了“宝石花开·福地色达”迎新春特色产品重庆片区展销会,当日销售金额排在色达县历次展销会收益前列。
四川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符定平在开展色达县托底性帮扶调研时,对西南油气田公司帮扶工作点赞:“西南油气田公司参与色达县托底性帮扶时间虽然短,但是研究确立帮扶的思路清晰,开展的活动丰富多样,行动迅速,举措务实。”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西南油气田公司帮扶色达工作正在深入开展,沿着“宝石花开·福地色达”品牌主题主线,帮扶项目集群化管理模式包含绿色发展、农特产业、消费帮扶、关爱暖心、党建联盟5个项目群,已经勾勒出今年乃至未来三年的工作路线图。一幅西南油气田公司与色达县齐发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丰富业态体验、造福人民群众的企地携手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