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德合作高质量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东方学院》消息 8月18日下午,经过5天的紧张学习,我校“中德合作高质量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暨人工智能(AI)赋能教育变革高级研修班”圆满结业。

    研修班课程设置对标国际标准、一流大学,环节紧凑,内容丰富,邀请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俞涛、赵军、饶品华、殷志祥、匡江红、郑树彬、王东阳、李崇桂以及中德产教融合发展研究院(AI)研究中心专家团队等多位专家担任主讲嘉宾,研修内容覆盖应用型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分类评价制度构建与校内评价机制改革、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学科建设与管理策略、应用型本科院校质量管理与审核评估、专业国际认证(ASIIN国际认证)、AI赋能教育变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服务实践、有组织科研策略与成效等相关主题,不仅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与思路,也为学员们更好地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在实践教学环节,学员们实地参观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相关实验室、5G+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俞涛、副校长夏春明介绍了学校基本概况以及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方面的特色。双方校长表示,两校在应用型高校建设方面均有鲜明特色,期待两校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探索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培训期间,我校三个学习小组在各自研讨室开展分组研讨,大家围绕授课内容重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进行了研讨交流,各组学员结合学习收获和工作实际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营造了互学互进的浓厚氛围。

    副校长程延江在总结讲话中对中德产学研用联合体秘书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精心组织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学员的学习热情、所学所想、所思所悟深感欣慰。他表示,本次培训不仅对标了国际一流大学的先进理念,还严格遵循了国际标准,其课程设计既科学严谨又富有前瞻性,通过深入的交流互动与高效的组织实施,成功实现了培训目标,取得了预期成效。这一系列高质量的培训活动,无疑为我校管理水平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推动我校向更高层次的管理水平迈进。展望未来,他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能够借此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共同探索更多元化、更高层次的合作模式,携手共创更加辉煌的成就。

    征程万里风正劲,蓄力起航再出发。全体中层管理干部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针对性,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也进一步强化了履职能力和责任担当。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做到学有所思、学以致用,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在实干中贡献应有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