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脸谱”让安全管理有形化

“安全脸谱”让安全管理有形化

川东钻探公司出奇招

本报讯 (特约记者 薛柯) “把安全风险管理现状进行评分评级,让安全等级低的责任单位负责人如坐针毡,红了脸还出了汗,这样的做法很有必要。”9月23日,在川东钻探公司川庆90031队承钻的绵探1井现场,一名外来检查的地方安全人员对该井悬挂的“安全脸谱”评级牌连连称赞。这里的“安全脸谱”评级牌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该井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变得清晰可见。

依据“安全脸谱”,川东钻探公司每季度对48支钻井队实行“红、黄、蓝”三色分级管理。对“蓝”脸安全等级高的钻井队实行常态化风险管控,激励队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黄”脸安全等级中等的钻井队给予预警并加大检查督导频次,促进其整改提升。对“红”脸安全等级低的钻井队,该公司各级进行重点监督指导和帮扶。连续3次被评为“红”脸,不仅要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还责令其立即整顿并给予惩戒。

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的正式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重要性更加突显。两年前,川东钻探公司根据钻井现场实际推出“安全脸谱”,通过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生产运行、安全环保四大重点管理风险的42项评价数据,综合评定钻井现场安全风险等级,并将“安全脸谱”评级牌悬挂于井场显著位置,让安全这个看似无形的概念变得有形化。两年来,“安全脸谱”已累计更新8期,该公司严格执行“红、黄、蓝”三色分级管理制度,实现了井下零事故、人身零伤害、地面零污染“三零”目标。

“以前总认为队伍的自主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已经很好了,但‘安全脸谱’一出台立马‘原形毕露’,这才认识到安全管理还有很多薄弱环节。”基层钻井队负责人对“安全脸谱”大加赞赏,“安全脸谱”精准提升了基层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新季度的“安全脸谱”已全部挂牌,现在,不论是井队干部,还是生产班组员工,都能清醒认识到队伍目前的安全管理现状,时刻警醒自己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安全脸谱”犹如一面警示牌,把钻井队现场的风险防控状态毫不留情地展示出来,有力促进安全自主管理迈上更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