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政讲在田野 把论文写在大地

佳木斯大学开展“行走在田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简短说明
朝雨浥清晨,田野柳色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省情市情校情,涵养学生扎根边陲、服务“三农”意识,培养学生科研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6月8日,在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我校组织部分学生开展“行走在田野间的思政课”。第一期走进佳木斯大学寒地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和农林实践教学基地。


朝雨浥清晨,田野柳色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会议精神,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省情市情校情,涵养学生扎根边陲、服务“三农”意识,培养学生科研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6月8日,在传统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我校组织部分学生开展“行走在田野间的思政课”。第一期走进佳木斯大学寒地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和农林实践教学基地。

“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酸甜可口的猕猴桃原产国是哪个国家?哪个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最丰富?我们这里这么冷,能栽种猕猴桃吗?建种质资源圃的作用是什么……”随着生物与农业学院副院长刘德江教授的一个个问题,学生积极踊跃地回答。伴随着初夏的微风、花草的芳香,佳大师生脚踏松软的泥土、怀抱浓浓的绿色,一场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在田野间进行。

软枣猕猴桃口感好、经济效益高,具有丰产性与耐储性,但因为植株很难适应我省较低的温度,所以一直以来黑龙江省并没有软枣猕猴桃的踪迹。为了将这种高经济价值的作物引进来,刘德江教授及其团队利用5年时间对黑吉辽三省 24个县市 142个软枣猕猴桃野生样地种质资源进行收集,经过8年的反复驯化与培育,打破黑龙江省无栽种软枣猕猴桃的历史,其科研之路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其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决心也是无比坚定的!

另一边,在佳木斯大学农林实践教学基地,生物与农业学院张卫东教授正带领学生参观榛子树科研栽培地,指导学生观察榛子树的生长状况,讲述农林三代人开展杂交榛研究和建设栽培基地艰辛过程,讲授中国榛子的利用历史。他从华北东部海防沟组岩层中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榛子坚果压缩体的印痕化石说起,到《诗经》“孤有尘,隐有榛”和“树之榛栗”的诗句,及《齐民要术》中“榛子味甘……生辽东山谷,树高丈许,子如小栗,军行食之当粮。”再到《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的榛树的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张卫东教授对榛子的历史、培育和功效如数家珍。在他精彩的讲授中,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农业文明智慧过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活动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为特色种植物进行了绑蔓、修剪枝条、压枝、采摘等操作,学习种植技能;一些胆大的学生还开起了除草机,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和收割青草的刷刷声,真正体验了做一回新农人的艰辛与乐趣……

从踏遍千山万水引种软枣猕猴桃,打破黑龙江省无栽种的历史,到农林三代人矢志不渝,开展杂交榛研究和建设栽培基地,几代佳大科技人扎根边疆、艰辛倍尝、追求卓越,不仅实现了在该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更彰显了佳大精神和“三根”育人精神。佳大科技人用植根于佳大的奋斗故事,结合科研和传统农作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和思政元素,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普和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庞海云教授、王佳旭老师围绕科学家精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劳动教育等方面与学生深入交流。她们从“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佳大精神入手,引导学生静下心沉下身去学习去研究,去感悟科研的魅力、艰辛与伟大,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教育学生学精悟深专业知识,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践意义。她们希望年轻一代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将自我发展融入到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中去,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临近端午,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情感,让少数民族学生体验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过好“我们的节日”,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折粽叶、装糯米、放蜜枣、捆线绳,包出了一个个翠绿清香的“民族团结粽”。活动现场欢乐和谐,大家一边包粽子,一边交流端午的由来、习俗、名人故事,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涵养了家国情怀。

“今天的活动十分有意义,不仅体验到现代农业研究和种植的乐趣,而且大家在一起包粽子、戴五彩绳,其乐融融,过一个别致而祥和的端午节,也更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浓氛围。”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麦热古丽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专业学生周欣颖表示,几位老师初心不改、甘坐冷板凳,潜心研究和默默耕耘的精神让我感触极深。这不仅是对科学的执着,更是对内在信念的坚守。作为一名思政师范生,我们要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把奉献刻记在心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讲好新时代的奋斗故事,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做出新时代思政人的贡献。宣传部 梅迎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