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之力

蒋剑

初夏的川东气田,上产势头强劲。随着黄202H6A平台3口井投产见气,重庆气矿页岩气日产量再破百万方。这是永川采输气作业区试点实施党建项目领办以来取得的具体成果。重庆气矿积极探索党建项目化管理模式,将党建与生产充分融合,真正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回首过去,重庆气矿的每一口气井之上,都镌刻着聚力奋进的印记。气矿全体员工以一腔赤诚讲政治、一以贯之强党建、一张蓝图兴产业、一往无前谋效益、一举一动守红线、一心一意增福祉的决心和魄力,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着力推进党的建设向基层拓展、向纵深拓展、向生产经营拓展,构建“制度、责任、保障”三大体系,打造“引领、固本、人才、文化、纪律、民生”六大工程,创建极具气矿特色的九张党建名片,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引领和保障气矿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引领  汇聚擎旗之力

“强根铸魂”坚定了重庆气矿新时代的信心和步伐。该气矿党委始终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向“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这场终身大考,交出阶段性答卷。

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党员群众参与度高了,气矿整体工作推进就更顺畅。重庆气矿党委牢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把生产建设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史教育、主题教育等有机融合,推出深化分片区推进党建工作机制,按开发生产、科研支撑、服务保障3个业务领域召开推进会,交流经验、查找短板。所属各单位挂图作战,一方面有序安排各项生产工作,一方面广泛开展勘探、开发、经营、管理等业务领域对标,全面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当好能源保供的“顶梁柱”,是石油企业的政治责任。重庆气矿党委牢牢牵住党建责任这个“牛鼻子”,加大党建指导力度。在扎实推动常规气勘探开发的同时,加快进军页岩气新领域。5月24日,该气矿对常规气和深层页岩气进行精细分类和精准施策,不断拓宽效益开发路径,天然气日产量时隔8年再上900万方。

固本  建强发展之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党建是石油企业的“传家宝”。基层党建作为整个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必须融入生产经营中心。“软实力”变成“硬推力”,才能稳步推进管理提升。

重庆气矿党委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党小组与生产班组“两组融合”,在27个中心站推行“站长+支部书记”的“1+1”管理模式。开州采输气作业区对气井实行定井、定人、定措施承包管理,由支部建立日跟踪、周通报、月考核机制,激励与考核并重,让“两组融合”抓得住、看得见。

生产经营“出题”,党建工作“破题”,重庆气矿以党建工作考核办法作为衡量成效好坏的标尺。气矿要求党建与生产经营同向发力,着力解决改革发展难题的“党建项目领办”特色品牌,通过以项目化管理思维探索党建项目领办路子,带领党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并推出深化分片区推进党建工作机制、领导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查改训”主题党日活动等融合路径,激活“红色动能”,将生产经营难点作为党建工作重点,以深度融合释放党建工作政治优势、组织优势。

人才  厚植强企之根

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党建引领,是企业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重庆气矿党委着力实施人才驱动,将人才强企与气矿发展目标、战略路径等同步谋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

该气矿围绕“党建+人才”创新活动载体,打造“技术+技能”双导师培养模式,建立“经营业绩+党建工作+多维评价”考核机制。通过名师带徒、“双培双带”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实施人才强企工程,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和业务骨干,近三年,有64人走上了管理和技术岗位。

为打造技能人才高地,该气矿一边加强高技能人才岗位设置聘用、落实高技能人才待遇等举措,实现薪酬待遇与作用发挥匹配,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另一边不断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两翼两足”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创效工作模式,形成了全国级、省部级、产业级的劳模创新创效集群效应。同时深入推进“石油名匠”培养计划,为培育集团公司技能大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赋能。

目前,气矿共有高技能人才229人,在技能操作人员中占比11.3%。

文化  筑牢思想之魂

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民族的血脉,更是企业繁荣兴盛的源头活水和立身之本。重庆气矿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企业文化,坚持旗帜领航,突出文化自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以宣传引导凝聚奋进力量,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具体化、生活化、形象化,真正筑牢思想之魂。

去年9月28日,重庆气矿展厅正式落成开馆。气矿充分挖掘川东气田近百年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心打造气矿“百年交响·气聚巴渝”展厅,推进“1422”文化阵地完善与运用。如今,来此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还包含来自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展厅文化的打造成为展示石油精神的窗口,为气田发展历程增添了生动的诠释。

近年来,该气矿抓好抓实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主题教育,压紧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行,党员干部“四个意识”更加坚定,践行“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创新推行以“三导三评”为主要形式的党群工作后评估机制,促进了党群工作均衡发展和整体推进。

该气矿以重大工程、重要活动为契机,建立“媒体开放日”制度,策划推出“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储气库群建设”等专题报道,做实“网、微、报、台、音、屏”六位一体传播矩阵,开展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有维度、有“油”味的宣传,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纪律  共营风清之气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重庆气矿党委全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重要作用,聚力打造“忠诚、清廉”党建品牌。

该气矿党委紧盯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两个环节,筑牢业务监督、职能监督、专职监督三道防线,整合日常监督夯基础、专项监督助发展、政治巡察强体系、专项督导促执行、执纪问责肃风气、派出监督全覆盖的六种监督方式,形成统一领导、贯通协同的“236”大监督体系。

“廉洁在我心,吾辈将以青年之躯护廉洁之气。”4月,该气矿14名青年齐聚一堂,分享学廉、思廉、守廉、践廉的廉洁感悟,以青年之声传递廉洁之风。这一刻,纪律和青年正在相融相促,廉洁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深度融合。

近年来,该气矿不折不扣加强政治监督,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改进工作作风,一心一意谋事业,全心全意强服务,敏于行、慎于言,加大监督检查的频次和力度,通过有效处置化解存量、强化监督遏制增量,持续强化纪律规矩的刚性约束。

民生  夯实幸福之石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重庆气矿党委坚持民生为本,赋能美好生活,团结凝聚最广泛的智慧力量。

该气矿深入贯彻“服务发展、成就职工”的工作理念,坚持创新与提素双轨并行,创效与提质双轮驱动,全方位激励职工创新创效、建功立业。持续打造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等“青”字号特色品牌,以青年技术技能人才为骨干,建立技能专家工作室,深入推进劳动和技能竞赛、岗位练兵、班组降本增效大赛和青年学术交流,引导员工投身气矿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近年来,气矿3人荣获重庆市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人荣获重庆市、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该气矿认真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随时收集、定期征集、恳谈采集基层声音,慰问困难员工群众2.4万余人次;加强健康促进服务,在公司率先实现基层健康小屋创建全覆盖;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推行“多网格多级化”综治防范体系,“大维稳”机制“大平安”格局有效建立,真正让广大员工安心、放心把家安在气矿、把事业干在气矿、把爱留在气矿。

进入新时代、实现新目标,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唯有勤勉尽责、夙兴夜寐,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前进的道路上,重庆气矿将继续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力找到常规气资源接替层系,形成千万吨级销量市场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