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采院自研特色钻井液体系为深层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开辟新途径助推深层煤层气井高效完钻
本报讯 6月13日,由钻采院承揽钻井液技术服务的深层煤层气水平井米125-8H井顺利完钻。该井完钻井深达到4418米,水平段长1500米,套管一次性下至预定井深,这一成就标志着该院自研特色钻井液体系在推动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安全高效钻进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米125-8H井是长庆油田盆地东部天然气评价项目组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区块精心部署的一口重点深层煤层气评价井。其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究米脂北区块米125井区本溪组8#煤岩的含气性及其含气规模,进而为探明地质储量提供有力支持,实现盆地中东部接替领域的战略突破。然而,本溪组8#煤层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基质微孔和裂隙发育,井壁失稳严重,地层倾角大,井眼轨迹难以控制,滑动钻进托压等问题,给钻井液技术的实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钻采院钻井液技术服务团队坚持实施“一井一策”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详细制定并实施了针对性强的技术方案与控制措施。针对该区块刘家沟组地层漏失严重的问题,团队提前制定了周密的堵漏方案,并在现场储备了充足的堵漏材料。当该井钻至刘家沟底部1910米时,发生了严重的失返性漏失。现场的钻井液工程师迅速组织了两次承压堵漏作业,成功将井底承压最大当量密度提升至1.35g/cm³,满足了承压堵漏的要求,确保了易漏地层的安全平稳钻进。
在水平段施工过程中,钻采院自研的CQ-SHIELD微纳米封堵煤层稳定强化钻井液体系展现出了卓越的稳定性能。该钻井液体系具备优异的成膜封堵性能、强抑制性、低储层伤害率、突出的润滑性能和良好的携砂性等特点。在现场技术人员的精心操作和有效实施下,成功解决了该井水平段地层上倾、频繁调整井斜、钻遇褐色灰岩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滑动钻进过程平稳高效,煤层及灰岩交界面未出现井壁失稳现象,水平段一趟钻进尺达到了1500米,套管也顺利下至预定井深。
米125-8H井的顺利实施,不仅为长庆油田煤岩气勘探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对加快推进长庆油田天然气勘探、充分释放非常规储层潜能、实现资源有序接替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一成果的取得,充分体现了钻采院钻井液技术服务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技术实力,也为我国深层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王勇强 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