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光成为光

向往光成为光


□魏利

许多年以前,我就懂得,生命的密度远比生命的长度更为重要。我相信一个人一旦拥有信仰,并且坚定不移,就能够让自己的生命掷地有声。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有信仰的人。但我更庆幸的是,在我找到自己的信仰以前,我遇见了许多像星星一样散发光芒的人。

他们不耀眼,却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持续地闪烁着。正是他们的光芒带领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让我也想要成为一点星光,在散发光芒的同时,也去照亮更多的人。而在这些人里,对我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已经退休多年的胡卫国师傅。

胡师傅曾经是川西钻探钻具井控公司的一名钻具检验工,2000年,我也进入这家公司,成为一名内外线电工。

因为我还在学徒阶段,所以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跟许多技术很好的老师傅们学习请教。因为一次工作上的协调,我跟着胡师傅工作了一个星期,这个星期让我终生难忘。他工作时的那种敬业态度和全情投入,深深感染了我。

胡师傅有许多徒弟,可是所有工作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徒弟干活的时候,他就在旁边打下手,遇到对方做得不太好的地方,他也不责备,只是严肃地告诉徒弟应该怎么改进。如果还是不行,他会笑一笑说:“来,我来做,你注意看。”他话不多,即便休息时,只要跟他聊到工作,他的眼里就会发光。

工作之余,我们了解到,胡师傅是1972年第一批分配到单位的员工。当时的江油钻具队所在地还是一片坑坑洼洼的河滩地。除了两三间瓦房作为厂房外,只有职工们一起搭建的席子篷屋作为宿舍。

那时,大家用平板车装钻具,因为条件简陋,费力费时,加上没有桁车,一切过程都靠人拉肩扛。一到装卸钻具时,所有人员无论工种如何,一律集体出动,包括站长、指导员和技术人员,都喊着号子加入人拉肩扛的行列中去,“我是党员我先来”的热切呼唤不绝于耳。

胡师傅回忆到,当时,大家为了省力,装车时先用几根油管搭在车厢上固定好,再由人将钻具一根一根顺着油管推上车。由于根本无法将钻具顺着车厢竖扎,装好的钻具便横亘在车上,车门被钻具死死压住无法打开,驾驶员便在装卸钻具时从车窗翻进翻出。而这样的生产方式,一直持续了近十年。

当时的涪江两岸还没有修建河堤,钻具摆放场地与涪江江面高度一致。每年夏天江水一涨,地势相对矮一些的钻具摆放台一半位置就会被淹,加上没有桁车,原本发送钻具时就靠肩拉人扛,这时更是十来个人扛着一根钻具,大家齐腰全部没在水里,喊着号子齐刷刷蹚水探路去装车。干完活后,大家往往一身水一身泥,只有胸前的党员徽章依旧鲜艳。

每当胡师傅聊起那段艰难而火热的岁月,眼圈都会不自觉地泛红,可同时眼神里又闪烁着一种难以言表的自豪。他总对我们年轻人说:“相比过去,你们今天的工作条件多好啊,如果不好好干,就真是没道理了。”他工作多年,技术和人品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每当有人问他工作干得好的秘诀是什么,他总是郑重地说自己是共产党员,先人一步、多做一些都是应该的。我还清楚地记得,就是那个时候,我暗暗下定决心,想要成为跟胡师傅一样的人,与他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那年夏天,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胡师傅也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后来,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终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一直非常珍惜我的党员身份,除了自己干工作更有劲以外,我还发现,这么多年来,我真的也影响和带动过一些年轻人。每当那时,我的内心都非常愉快,因为我知道,我实现了自己的承诺,让自己在榜样的折射中成为一束真正的微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束光照亮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