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渡口河
渡口河净化厂投产前氦氮试压检漏联作项目攻坚掠影
10月19日13时20分,宣汉县渡口河净化厂最后一个检漏点点位检查完毕,成化总厂工程技术服务大队工程技术服务班班长吴波收拾完最后一车工具,默默回身抬首,映入眼帘的数个塔盘高耸入云,他轻轻呼出一口气,“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渡口河净化厂是渡口河—七里北特高含硫气田中重要的一环,对天然气增储上产、提升四川盆地天然气保供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抢抓冬季保供节点,确保装置按期投产,“精度、准度、速度”成为渡口河净化厂投产前装置检漏作业的关键词。为此,成化总厂氦氮试压检漏联作施工项目组组织27名管理、技术、操作人员以及6辆液氮车、特种气体车、高压泵车投入工作中。
检漏作业于10月18日17时打响,全体成员、车辆迅速集结,连接管线、混合气体、调试压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此次作业采取“分区分组、以点带面”的形式,对该净化厂原料气聚结器、脱硫塔、湿净化气聚结器等高压部分工艺流程共2000余个待检点位进行氦氮试压检漏联作作业。
“我们在作业中严格执行《天然气处理装置吸枪法氦质谱检漏作业规范》,这项企业标准是成化总厂总结多年氦氮试压检漏联作项目实施经验形成的最新成果。”该厂工程技术服务大队技术员闵珊珊介绍。技术与规范强强联合,强化了施工作业流程,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可以实现快速高效定位泄漏点,能够更加精确地验证和评价系统气密完整性,为天然气处理装置特别是高含硫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升压预备、喷淋粗检、吸枪法精检、漏点整改复检……借着手电筒的光,作业人员攀高爬低,对每一个连接处、阀门、人孔位置进行细致反复检查。20小时持续高强度不间断作业,超计划工期52小时完成,创下成化总厂氦氮试压检漏联作检测点最多、检测工艺最复杂的纪录,全程共使用液氮95方、特种气体540方,共检出漏点34个。
短暂休息后,施工项目组奔赴集气末站氦氮试压检漏联作项目现场,为渡口河—七里北特高含硫气田氦氮试压检漏联作作业画上圆满句号。
渡口河—七里北特高含硫气田是中国石油完全自主开采的第一个全产业链特高含硫气田,是继铁山坡气田后,推动天然气增储扩产建设的又一增量。自8月启动渡口河—七里北气田氦氮试压检漏联作项目以来,成化总厂氦氮试压检漏联作施工项目组先后对渡口河1号、2号井场,七里北1号、2号井场,黄龙009-H1井、黄龙009-H2井、集气末站、渡口河净化厂8套装置进行氦氮试压检漏联作业务,为净化厂安全顺利投产打下坚实基础。(罗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