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沟村的“铁铁书记”
□特约记者 施洋 通讯员 熊凌云
在蜀南气矿,有这样一位95后技术干部。去年9月,他被选派至甘孜州九龙县石头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油气田到偏远村落,他的身份虽然变了,但敢于挑战、乐于奉献的石油精神,以及为民服务的初心却坚如磐石。他就是石头沟村的“铁铁书记”——罗铁。
初到石头沟村,这个镶嵌在巨石之上的村落,以其2000米的海拔落差,给罗铁一个“下马威”。初到时身体的不适并未让他退缩,他深知,苦熬非长久之计,实干方能见真章。他迅速调整状态,用一个月时间深入田间地头,遍访31户、112名脱贫户、监测户,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心感受民情。
语言是罗铁融入群众要跨过的第一道门槛。面对藏彝混杂的语言环境,他主动学习彝语,甚至为自己取了一个彝族人的名字——“罗洪石打”,也表达了他融入群众的决心。如今,简单的彝语对话于他而言已不成问题,他与村民的距离也因此拉近了许多。
在石头沟村,罗铁将群众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开具证明到解答疑惑,他事无巨细,热情服务。渐渐地,他的办公室成了村民的“聊天室”,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所需所盼。针对村民反映的花椒滞销问题,罗铁迅速联系单位开展购货帮扶,帮助设计包装礼盒,在多个渠道发布助农消息,不到一个月,滞销的花椒销售一空,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铁书记”。
驻村期间,罗铁不仅关注眼前问题,更着眼长远发展。他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意见,与村两委共谋乡村振兴大计。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他积极推动党组织建设,提升支部战斗力,凝聚发展共识。他收集石头沟村有关人居环境、饮水安全、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超过120条,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党员、村干部讨论研究,拟定了石头沟村未来三年发展规划,形成《接好驻村工作“接力棒”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石头沟村驻村工作调研报告,编制2023年至2025年驻村帮扶规划、乡村振兴工作计划等一系列方案,为石头沟村的未来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在罗铁的驻村故事里,还有一个关于爱与希望的温馨篇章。村民苏布歪的双肾衰竭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罗铁得知后,多方争取低息贷款、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及教育救助等支持。他还帮助苏布歪发起网络筹款,发动蜀南气矿同事捐款,筹集了3万元善款,为苏布歪一家送去了温暖与希望。
石头沟村的村民常说:“没有石油人就没有今天的石头沟村。”“铁铁书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罗铁的到来,不仅为石头沟村带来物质上的帮助,更在精神上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让这个小山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派往石头沟村的第5位驻村干部,罗铁带着蜀南石油人的战气情怀,握紧脱贫攻坚接力棒,在企地融合振兴乡村的征程上逐梦前行,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续写着“铁人精神”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