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守”

执子之“守”

期次:第5646期    作者:记者  任柯霓  通讯员  李宇  钟云  文/图   查看:82

郑植、周筱菁在夕阳下

郑植指导徒弟解决生产问题

郑植、周筱菁在食堂吃饭


看着视频里的孩子,夫妻俩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郑植、周筱菁和家人视频通话

郑植和周筱菁穿行在装置区


2月21日,川渝地区迎来了龙年第一场寒潮。西南地区实际天然气处理量最大的净化厂——天然气净化总厂遂宁净化公司操作员郑植和周筱菁这对年轻夫妻继续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的这一轮班从1月28日开始至2月27日结束。

今年是两人工作的第14个年头,这个春节也是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11个春节。

与许多石油夫妻因工作原因聚少离多不同,郑植和周筱菁因石油而结缘。2006年就读四川石油学校天然气净化专业时二人相识,成为同班同学。2007年实习时牵手,2010年喜结连理。“因为同龄同专业的原因,认识以来除了中间有几年我们在不同的厂工作,其他时间我们都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深感幸运的周筱菁甜蜜地说道。

一起乘交通车上班,一起在厂区内工作,一起下班回宿舍休息,两人并没有因此相看两厌,幸福的生活状态也更加坚定了他们在工作上的追求。

郑植喜欢钻研技术、勤学肯干,参加工作后很快便掌握了净化操作工岗位相关技能,并一路在专业上“打怪闯关”,迅速成长为副班长。工作之余,他翻阅各种专业技术书籍,自学修完西南石油大学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在自身精进技艺的同时,他还在班组内部“传帮带”开展技术培训,他的4名徒弟均成为班组技术骨干。目前已成长为高级技师的郑植,带领10余名班员主要负责厂区日处理1200万方天然气净化装置的日常运行管理和操作。

而性格温柔腼腆的周筱菁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是郑植的“贤内助”。郑植人如其名,性格“正直”,刚开始负责班组管理时,因为过于追求完美有时会和班员产生小争执。为了让工作顺利开展,周筱菁发挥调和剂的作用,做好解释工作,让郑植和班员双双放下分歧,一起解决问题向前看。2023年,郑植所在的班组被评为四川省安康杯先进班组,郑植被评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十佳百优班组长。

虽然夫妻二人不用两地分居,但遗憾也是有的,那就是对家人的亏欠。2012年和2018年,儿子米哆和女儿米朵相继在成都出生,学习和生活主要靠周筱菁年近七旬的母亲照料,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他们也只能在几百公里外干着急。所以每当轮休时,郑植和周筱菁都会自己带孩子,也让家里老人得以休息。“如果轮休遇上孩子寒暑假,我们一定会全家外出旅游,创造更多属于小家庭的幸福回忆。”周筱菁说。

14年的石油生涯,让郑植和周筱菁习惯了在工作中迎接元旦、春节、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现在手机很方便,利用闲暇时间和家人视频一下,相当于在云端团圆。比起其他分隔两地的石油夫妻,我们已经很幸运了。”周筱菁知足地说。

夜色下,一列列净化装置像伫立的钢铁巨人,在厂区照明灯的烘托下熠熠闪光。从中控室出来的夫妻俩,看着手机里孩子跳舞的画面,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而后,二人戴上安全帽,背上逃生呼吸器,开始了夜间巡检,身影慢慢地融入茫茫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