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项目经理部上线单井生产动态智能分析系统 提升气田生产效率

苏里格项目经理部上线单井生产动态智能分析系统

提升气田生产效率


本报讯 截至6月4日,苏里格项目经理部自主建设的天然气单井生产动态智能分析系统已上线半个月,目前运行良好。苏里格项目经理部业务分管负责人介绍:“这套系统可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控,自主分析数据,提前预警,不仅降低了一线员工劳动强度,还能为基层管理者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撑。”

随着苏里格气田开发上产工作稳步推进,苏里格项目经理部辖区单井数量已达到约1600口。产能建设数据量大、统计分析难、系统繁多,相关人员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繁琐重复的数据整理、纠错、统计和曲线图标绘制中,影响和制约了勘探开发生产核心业务工作效率。

项目部于去年启动天然气单井生产动态智能分析系统的开发。技术人员通过市场调研、实地踏勘、对标分析等方式,历时近一年建立起包含10个一级模块、34个二级模块、306个细分功能的系统,并将1500余口单井共计480万条数据录入库中。

该套系统可实现单井实时和历史、静态和动态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共享应用,可提供自动生成单井曲线、数据自动纠错、实时和动态预警、自动求产、工艺措施分析和优选、生产表格管理和单井生产辅助决策“一条龙”服务,切实满足采输作业板块单井生产工作需求。系统还全面支持川庆钻探公司全新云原生技术,可满足单井管理、工艺评价等业务的长期应用拓展需求。随着系统的进一步使用和开发,未来还可实现数据共享应用,报表、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等功能。

“过去每天需要3个小时填写的报表和曲线绘制工作,现在两分钟就搞定了,还能精准快速地从1000多口井中找出问题单井,提供决策建议。”苏里格项目经理部第一作业区副经理鲁晓华对系统赞不绝口。

今年,苏里格项目经理部在推进数智化管控系统升级的进程中取得显著成果,不仅推出天然气单井生产动态智能分析系统,还积极构建经营生产一体融合平台,整合各生产板块数据系统,推进天然气开发生产全业务链数字化应用,促进重点业务场景搭建。在进一步优化现场电子巡检、无人机巡线等管理制度流程的基础上,还在苏46区集气管理中心站打造数智化示范区工程,构建油气田投资分析管理系统,补齐前端信息化短板,为项目建设决策的自主性、可控性、准确性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全面支撑主营业务管理变革。苏里格项目经理部还将持续推进数智系统同勘探开发业务融合,进一步优化提升单井实时动态数据分析预警的高效性和精准度,为加快推进“数智川庆”建设,实现项目部生产业务数智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向之昕 栗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