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井隅 心向星光

身在井隅 心向星光

——记四川油建新疆分公司主任工程师陈冲

夏浪

冬天,寒风乍起,西北风裹挟着沙子和雪粒在哈得油田呼啸。四川油建新疆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哈得原油储罐项目执行经理陈冲裹紧厚厚的工作服,望着风雪中22米高的原油储罐感叹道:“这儿8月份还是60℃的高温,现在气温却是零下14℃。”

鏖战大漠,男人对自己要狠一点

哈得原油储罐工程的主要工作量是建设3台容量为2万方的原油储罐。担任项目执行经理的陈冲组织队伍,在罐壁的主体焊接中采用埋弧自动焊机和倒装法施工,每日升罐一层,既保证速度,又确保了焊接质量,在壁板横焊缝检测中,一次合格率100%。

“冲哥对自己非常狠。”项目安全总监孙永忠说,“别人干活时他在干,休息时他也在干,几乎看不到他歇下来的时候。”

“因冬季施工和疫情影响耽误近5个月的工期,但我们川建铁军的工期承诺一定要实现,冲哥这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表率作用。”项目党支部书记宋戈力说。

在精确到每小时的施工计划部署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8月烈日暴晒的闷热储罐内,大家顶着高温坚持建设。陈冲的脸被晒伤脱皮,风沙顺着汗水流进伤口,他顾不得消毒清洗,衣袖随便一擦,仍然坚守现场指挥。最终在2023年8月30日实现交工。

原本准备全程配合交工验收,但脸上的伤口感染,让陈冲不得不住院治疗,最终脸“破相”留下拇指大的疤痕。

风沙为墨,将论文书写在油田上

长期在沙漠戈壁孤寂的技术工作,培养了陈冲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也形成了他寡言少语的个人特点。业余时间,他在小板房独自研读各类技术书籍,一遍遍将施工方案对比优化。

“他是一个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时间的人。”哈得原油储罐项目总工程师陈轩评价陈冲。

2014年,陈冲编写的《提高粘弹体胶带防腐施工质量》获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监理协会QC成果一等奖。2019年,他凭借多年对塔里木油田酸性腐蚀介质的了解,编写的《提高复合管焊接合格率》获四川省质量协会优秀QC成果。同年,他参与编写的《复合管施工技术》解决了双金属复合管在高酸性油气田中应用的施工技术难题,得到推广应用。

2021年,他参与编写的《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带压开孔施工工法》解决了其带压不动火连接难题,被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评为2019—2020年度石油工程建设工法。

在扎根新疆的20年里,陈冲参与建设的工程有15项。陈冲以足迹为笔、风沙为墨、荒漠为砚、油田为纸,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谆谆嘱托。

山海可越,热爱能跨过一切距离

2023年,新疆分公司负责的13项工程同年建设,陈冲在担任哈得原油储罐项目执行经理的同时,还需统筹管理13项工程的技术质量工作,履行主任工程师巡检职责。

从库尔勒出发一路向西,离哈得油田360公里,离博孜和克深区块660公里,离最远的和田河气田足有120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要靠陈冲一个人奔波,明显不现实。”和田河综合利用工程的项目负责人葛志强说。

陈冲经过几次视频会议的商讨,主持建立了技术群管理模式:在五大工程项目经理部设立技术质量带头人,以导师带徒、基础教学和项目实战、科研课题团队立项等方式,开展学习交流和工法总结,下达技术质量工作重点,构架了技术质量工作做什么和怎么做的规范流程,为和田河、塔西南、博孜天然气处理厂、哈得原油储罐等工程抢先抓早、大干快上保驾护航。

在各项目高效完成生产经营指标的基础上,陈冲又组织对大型不锈钢LNG储罐制安技术等一批技术工法进行总结,“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的技术群管理模式,把人才集智,将技术创新,让项目增效,在荒漠起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