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清洁生产新画卷
四川科宏公司绿色发展侧记
绘就清洁生产新画卷
——四川科宏公司绿色发展侧记
3月20日,四川科宏公司承接的蜀南气矿2023年分布式光伏工程完成并网连接,待验收合格后将启动装置发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683兆瓦时,相当于400余户家庭1年的用电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42吨,相当于植树54200棵。
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新能源布局转型,四川科宏公司紧跟步伐,积极开展绿色光伏发电设计,研发绿色新技术、新装置与新工艺,为实现高效减排目标、激发节能低碳新动力、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支撑。
光伏发电 引领清洁能源转型
去年2月16日,四川科宏川南项目部接到蜀南气矿2023年分布式光伏工程设计任务,设计团队对现场进行了细致踏勘,利用安岳、荣县等4座厂站13个建构筑物屋顶及空地,安装1622块550瓦单晶硅光伏组件,面积约4185平方米,相当于半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装机容量达892千瓦,所发电全部自用。
该项目通过研究各种光伏电池板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应用组件与逆变器核心技术,采用专业软件精确计算并定制出光伏支架单元组件排列、安装角度、串并联配置及间距的最佳安装方案,实现发电量最大化。同时,结合当地地理、气象条件及施工状况,不仅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还进一步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自2022年涉足光伏领域以来,四川科宏公司紧盯西南油气田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每年装机容量均实现跨越式增长,为未来油气田能源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装置 推动生产模式革新
2023年12月25日,四川科宏川南项目部创新研发的气田水逃逸甲烷捕获回收试验装置成功投产,这款业界首创装置回收气体的甲烷含量高达99%,为集团公司《甲烷排放管控行动方案》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和新方法。
“在页岩气田地面集输生产过程中,大量返排液直接排入露空污水池,其溶解的甲烷解析后逃逸至大气。若回收利用,不仅助力集团公司开展甲烷管控,更能实现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项目负责人熊朝强在项目评审过程中介绍道。
该项目属国内外首例,面对新挑战,四川科宏公司组织顶尖专家团队,全力投入设计研发、深入探讨与细致论证中。通过反复优化工艺参数和设备选型,开展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SIL定级,最终形成定制工艺包。
这一创新技术从本质上控制了甲烷排放源头,探索油气田地面集输绿色发展生产新模式,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新工艺 赋能资源高效利用
2023年,四川科宏公司还承接了西南油气田公司重点挂牌督办新能源项目“威远日处理100方气田水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及达标处理试验装置建设工程”。项目首次在川渝地区采用“气田水预处理—铝系吸附剂吸附提锂—分步除杂—蒸发析钠提钾—富溴母液电氧化提溴”的工艺新技术路线,是目前行业内气田水伴生资源利用及处理工艺流程最复杂的试验性项目。
该项目技术难度大、工期紧迫,效益直接影响威远气田二次开发。四川科宏公司设计团队积极协调参建各方群策群力,聚焦方案优化、降本增效等环节,进行现场办公及讨论,征集建议46条。
针对建设区域13个单元内60余个设备、20余个单体罐、3个埋地水池,团队采用筏板和钢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方式,提高安全适应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每年产出碳酸锂18吨、氯化钾120吨、溴化钠6吨,可解决制约气田二次开发的气田水出路问题,实现达标外排,相比同类工程每年节约水处理成本上百万元。
该项目成功攻克了关键工艺技术难题,缩短设计工期90天,为提高气藏开发综合效益和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树立了典范。
不负韶华砥砺行,扬帆破浪勇向前。四川科宏公司正铆足干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描绘出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低碳、清洁生产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