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支撑钻井提速提效
今年1月至11月,运行保障公司共完成钻机搬迁358台次,平均搬迁周期为4.13天每台次,比指标天数减少0.12天每台次。统筹安排应急值班运力3.47万车次,运输急料抢险物资2.28万吨,应急保障及时高效,全力支撑钻井提速提效。
该公司成立钻机搬迁配载工艺技术小组,明确不同钻机机型搬迁车次“减比”指标,建立单井搬迁项目考核机制。在搬迁过程中,强化与井队的沟通互动,采用“提前分类打包井场杂料+支撑梁搭配装载”运输方式,仅杂料运输就实现了每部钻机搬迁减少2车次。川渝地区65部钻机搬迁中,通过采取系列搬迁配装措施,累计减少500余车次,大幅减少过桥过路费、油料费等运输成本,搬迁周期同比再降0.3天。
随着近年来油田公司井位布局调整频繁,钻机长途和跨区域搬迁任务不断增加。在传统的搬迁模式下,运输车长途搬迁协调难度大,拖车井前道路通行受限。运行保障公司融合区域范围内的自有和服务商运力资源,推行运力共享、统一调配,创新推出“自有+服务商”“运输车+拖车”生产组织模式,认真分析各区域钻试队设备型号、道路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科学规划搬迁线路和车型搭配,合理利用中转场进行倒运,有效提升搬迁效率。在苏36-18-0井至榆188井运距458公里的钻机搬迁中,搬迁周期仅2.5天,成本、车次、周期、效率达到最佳。
针对化工料运输“大车拉小货”的问题,运行保障公司采用“一车多点运输”的方式。最大化车辆利用效率。对于同一起运地点,同一区域不同井位的化工料运输任务,事先与井队做好沟通,确认送达时间,规划运输路线,一车装货分点送达,配送效率形成“倍增”效应。
在传统的化工料运输模式下,人工装卸货作业速度慢,且装卸货作业仅在早、晚实施,车辆送达后需要在井场长时间等待,完成一单任务至少需要8个小时。运行保障公司引入社会资源运力,采用手动液压搬运车代替人工装卸的方式,解决了化工料运输装车时间长、路途运行时间长、卸货时间长“三长”现象。以遂宁库至磨溪022-H28井化工料运输任务为例,完成9吨化工料装载最多需要25分钟,卸货需要30分钟,路途运行1小时,全程只需2个小时左右,单车用时缩减至原来的四分之一。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践行运行保障公司“为主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协同支撑和价值贡献”的责任使命,不断探索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推动运行效率再提升、运输成本再下降,持续为川庆钻探公司创造经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