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职业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湖北恩施助力文旅振兴

协助当地政府制作宣传片、风机叶片无人机巡检、拍摄非遗手工艺品……近日,武昌职业学院“翼起·科行”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湖北恩施市开展了送技能下乡、“西兰卡普”非遗文化调研等活动,助力当地文旅振兴。

8月6日晚,社会实践服务队抵达恩施市板桥镇。在得知7日、8日板桥镇第二届“板桥之夏”系列活动将有3场活动要举办,队员们纷纷报名加入保障队伍。无人机航拍、现场摄影摄像、志愿引导、发放活动奖品、后勤帮厨……这支10人的队伍穿梭在活动各个角落中。

“你们技术这么专业,能否给我们第十五届中国板党节拍个宣传视频?”活动现场,板桥镇副镇长黄启艳便向带队老师袁文迪提出想法,希望用同学们的作品吸引游客来住民宿、游景区、玩篝火、品药膳、鉴党参、迎庆典。

实践活动的10天里,实践服务队员前往了板桥镇板桥社区、大山顶村、穿洞村、大木村、新田村5个村社对板桥党参、果蔬种植、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调研。一路上,他们不断和镇政府工作人员商量确定脚本、拍摄当地风光素材,同时,还为湖北能源集团恩施板桥风电场的风机叶片进行无人机巡检,与大山顶村蔬菜种植基地农户一起采摘销售包菜。

 

实践服务队成员廖芷辰说,以前也参与过一些志愿活动,但走山路、听驻村干部的故事、为风电场巡查风机叶片、帮助村民搬运销售农作物的这些体验,为自己扎根基层服务埋下了一颗种子。

实践活动最后一站,队员们来到恩施市西兰卡普生产基地。“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的方言,翻译过来就是花铺盖的意思,大家看我们的织布上具代表性图案‘四十八勾’‘岩墙花’‘阳雀花’,每块成品工序就有12道……”中国优秀织锦工艺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田若兰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西兰卡普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在谈到发展困境时,田若兰表示西兰卡普传承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是设计和营销。为了推广西兰卡普非遗文化,田若兰将带有西兰卡普图案的产品挂网销售,因为图片细节质量不高,销售量一般。随即队员们有的拿出相机、有的当模特,为基地内100余件工艺产品拍摄了新的销售图案,并为田若兰老师记录了需要的工作场景。

“用心记录,全程助力。后期我们与田老师还会保持密切联系,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助力传统文化技艺传承发展。”袁文迪说。

武昌职业学院校长助理、三下乡负责人孔亮表示,学校将以此次三下乡活动为契机,继续探索服务乡村、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强化志愿服务能力,让同学们在深入基层生活中体验、感受、收获,把思政课堂搬到村间地头,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昌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