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本草 搓药丸 制香囊 荆州小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
识本草 搓药丸 制香囊 荆州小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
新闻网讯(通讯员:胡梦圆 张超)5月23日,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师生来到荆州实验小学荆北校区,开展本草飘香润童心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荆州实验小学校长沈军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中医药文化,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本次体验活动分为中药传统技能大蜜丸的制作、中药鉴定技术蒙眼识药、中药调剂以及中药香囊的制作四个环节。
“大蜜丸的制作流程分为配方打粉、炼蜜、和药、制丸、包装五个步骤,今天我们进行了炼蜜、和药、制丸的展示。”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覃彬华演示了操作步骤,并邀请荆州实验小学学生和老师上台制作。
同学们分好药坨,置于涂油的制丸板上,用双手搓成长条,将丸条横放在搓丸板纵行凹槽上,上盖压板,双手紧握两端把手,由轻至重向下压并前后搓按,丸条即被切断而搓成球状。实验小学三年级8班的李月濛说:“第一次做药丸,感觉和做手工很像,这个药丸闻起来很香,很想尝一口。”“今天制作的丸剂是逍遥丸,其功效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里面添加了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共七味中药,闻起来很香。”覃彬华介绍说。
“你看,这个姐姐蒙着眼睛都能答对,真厉害。”小学生们发出阵阵惊呼。中药鉴定技术蒙眼识药,是通过手摸、鼻闻等方法随机选取几味药材辨识,并说出功效。小学生们积极参与,成功识别了陈皮、玫瑰花和山楂几味药材。
“现在演示中药调剂操作,中医使用戥子来分戥称量药材,确保药材精准用量。”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周殊介绍。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志愿者和荆州实验小学学生们一起用辛夷花、石菖蒲、薄荷、丁香等具有祛风散寒、醒神益智功效的中药材制作了香囊。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院长张昌文表示,学校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进乡村)活动,让更多人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