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设计学部课程改革新实践,特色课程让创意无限放大
新闻网讯(记者 李可纯)近日,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部针对《服装产品设计》课程进行了改革新实践,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具有全面性、专业性、新颖性、时效性、实践性、技能性的未来设计师。
在革新的教学模式下,艺术与设计学部授课团队教师对服装产品设计课程在教学体系和行业运作中的定位进行了充分了解,以服装设计岗位工作整体流程为蓝本,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框架。课程中,教师们更多地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针对每个项目分解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技术技巧以及行业规范。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与实用性,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何清远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分享了她在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和心得。她表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服装设计知识,课程中选择了大量具有时效性、文化性和专业性的典型案例来辅助教学。这些案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前行业的流行趋势和文化内涵,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专业技能。
此外,此次课程改革还注重教材的编写和选用。由艺术与设计学部教师何清远、吴曌和王庭薇参与编撰的《服装产品设计》教材,结合了市场调研、服装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与制作以及商品营销等多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服装产品设计的全流程。同时,该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帮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作品的产品转化。
在教学方法上,此次课程改革也进行了大胆创新。课程中大量使用图片和思维导图来辅助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加深他们对服装结构与工艺细节的理解。思维导图则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
此次《服装产品设计》课程改革不仅体现了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部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学校在教育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改革,学生们不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未来,我校艺术与设计学部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未来设计师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学校也将继续支持各学部开展课程改革和创新实践,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