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育三重属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出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动力,有效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夯实中国教育治理的基层基础,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基础工程,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
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坚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厚植尊师重教的氛围,大力营造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舆论环境和氛围,推动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形成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合力。坚持基于文化自信的教育自信,不断挖掘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平等。要坚持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大力落实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时代号角,催人奋进;壮阔征程,步履铿锵。时间不会忘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矢志不渝,历史正在记录教育强国建设的铿锵步伐。脚踏实地,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勇毅前行,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