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江海校友创业事迹上央视了!

 

“我叫刘耕田,我在湖南种田!”这个活跃在抖音里的“种田达人”,本名刘晓宇,是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081班优秀毕业生,江苏盐城人,现为湖南益阳刘耕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他的创业事迹,被央视、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专访报道。

当众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远离田土,融入城市生活,寻找生存发展空间,在湖南赫山区,刘晓宇这样的“90后”反投身农村,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耕耘土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刘晓宇一直随父母从事工程施工、小型房地产开发等工作。近年来,看到乡村振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开始转向投入农业。最初,在老家通过小规模流转土地,小有斩获,便开始布局规模化的农业投资,并将视野扩张到了外地。通过几轮考察后,刘晓宇只身从江苏来到湖南赫山,这里浓厚的现代农业氛围,加上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数字化改革,让他立马心动;连片的土地、较好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经营环境,让刘晓宇很快决定投资,带着他的团队和专家组驻进了中塘村,成为了当地“荣誉村民”。

2022年11月,刘晓宇与中塘村经济合作社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权租赁合同,获得该村3249亩农田5年的经营权。“数字”耕地,就是将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进行数字化登记,把土地经营权入股到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再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网招标,租赁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民变股东。

作为一个“连续创业者”,仅仅抱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初期,刘耕田直接住在了田边,每天跟着村民下田,学播种、学插秧。不了解土地、不会选种、不知农时等问题,不时困扰着这个年轻人,但刘晓宇对这块沃土满怀信心,“播种就会有收获,土地不会辜负我们,希望不会被磨灭。”打开刘晓宇的视频账号,可以看到一条条“种地日记”、“种地心得”,曾经他还是在江苏做工程的“刘总”,现在的他,是每天说着“我叫刘耕田,在湖南种田”的90后“新农人”,是流转了3000亩赫山农田的“连续创业者”。

对刘晓宇来说,“连续”不仅仅是时间上持续性的投资,更是产业链的延长,曾经还是种田“小白”的刘晓宇,现在已精通各种农业术语,不仅开展了许多种田新尝试,还做起了新媒体账号。“我还会有更多新的尝试,实现农业从一产业向二产业、三产业的延伸,将新元素、新资源不断带向土地,在乡村舞台上大展拳脚”。刘晓宇选种选的是可抵挡寒露风的杂交籼稻品种“利优鱼翅”,品质优、产量大,还没开始种植就被订购一空;早稻育秧环节,采用由精量播种和干籽泥浆反铺两项技术组合而成的DMC育秧技术,相比传统育秧,成苗率提高20%以上,且秧苗更壮。至今,他的水稻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多亩,种植和服务面积辐射全镇9个行政村,拥有农业机械设备49台套,建有智能化育秧工厂2000平方米、稻谷烘干房及粮食仓储房1880平方米。 

刘晓宇想法很多,“一村一品”,是刘晓宇的下一个目标,即在秋冬的田野上放养鹅。有了产业,有了产品,刘晓宇最想做的是“农业+移动+短视频”,打造一个“三农”账号,策划记录“我是刘耕田”的田园生活,呈现给受众“刘耕田乡村生活的每一天”。

 

刘晓宇创业中不忘母校,回到江海,为学弟学妹们开展了经管梦课堂“优秀校友进课堂”创业专题讲座,以“立德树人,敢于创新”为主题,分享了自己丰富的创业经历,鼓励同学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全面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发展、职业选择积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