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陆正清 :
“职教西行”的执着追梦者
“职教西行”育人才,永葆“三心”担重任。跨越3800公里,远赴新疆,守护学生职业梦,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忍痛41天,恪尽职守,服务中西部学生对口交流,培养学生职业力,秉持以生为本臻心;从教37年,深耕职业教育,钻研技能竞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传承卓越技艺匠心。共促中西部职业教育发展,他一直在路上......
师者,守己初心、育人成才。正是在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下,逆境追梦人成为了他独特的标签。他就是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陆正清,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对职业教育的执着追求,谱写了一曲跨越地域、感人至深的赞歌。
陆正清教授荣获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主编的《生物化学》教材获“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等多个称号,在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
千里关爱 一份责任守初心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在陆正清教授眼中,只要为了学生,距离不是问题,再远他都可以去!多年来他也在践行着这样的理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1991年,新疆各地的50多名学生需要完成毕业答辩任务,当时的交通还不太发达,如果学生来内地,要消耗学生大量时间及费用,如果老师去新疆答辩,则可解决学生们的难题。经过领导同意后,陆正清等三位老师义无反顾,奔赴新疆,乘坐绿皮火车(硬座)达74小时,困了,只能在座位下铺一张报纸睡觉,饿了,只能吃些干粮,到新疆后还要克服气候干燥带来的不适,最终顺利完成答辩任务,新疆的学生及家人都深受感动。
自此,他开启了“职教西行”之旅,以责任与关爱助力学生成才,为新疆酿酒工业及西部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
伤痛为墨 一种担当秉臻心
常秉育人臻心,见成才之果,远胜身体病痛之苦。如同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到的“教师要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2014年,陆正清教授在骨干校建设期间扭伤脚,跟腱撕裂80%,如果立即去手术,则会影响来校交流的锡林格勒职业学院20多名学生的正常学习安排,他选择了后者,带着不适,带领内蒙学生参观了江苏多家企业,任务完成后才去动手术,此时跟腱撕裂已达41天,错过了手术最佳时期。手术后,他边康复锻炼,边工作,继续投身中西部对口支援事业,共参与支援了20余所中西部院校,其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技艺载道 一生坚守传匠心
技以载道,匠心筑梦,孜孜不倦钻研技术、诲人不倦传授技艺,是陆正清教授多年来坚持的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十分关心技能人才培养,他强调:“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023年,陆正清教授身兼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生物技术赛项的专家组组长和药品生产赛项项目负责人双重身份,任务繁重。今年三月,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的学生来淮安进行技能训练。一天夜里,一位学生突感腹部疼痛,陆正清得知后,迅速驾车送其就医,全程陪伴并垫付医药费,然后又把学生送回宾馆。面对感激,他表示“西部同学来内地训练,需要克服种种困难,精神令人敬佩。能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很欣慰。”此外,陆正清教授还前往四川、贵州、广西、甘肃等中西部省份,宣传职业教育政策,推动中西部院校合作、校企深度交流,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多年来陆正清教授始终保持着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守初心、秉臻心、传匠心,致力做“职教西行”路上的执着追梦者,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