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被省总工会授予 “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被省总工会授予 “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本报讯:4月28日,江苏省总工会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在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全省广大职工立足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省总工会授予170个单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412名职工“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635个集体“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被授予“江苏省工人先锋号”。

近年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提出助力教师发展的人心凝聚、教改深化、科研启动、学历职称提升四大工程,理顺生存与发展、常规与改革、质量与层次三重关系并在各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重点教材2个、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1个,省一流课程2个、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1个,省优毕3篇,省教改项目1个,省级以上教师教学相关竞赛奖三十多项,纵向项目32个、横向项目10项、专利3个、科研成果2项,校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在读博士生11人,副教授8人,“青蓝工程”3人次,“紫金文化人才”2人次,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文化人才培养对象2人次,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1人次,省访问学者1人,教师取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0人次。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通讯 侯宇颖 审核 杨业琴)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btA2-dVZg0-OtqX-ivCpWg

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来好消息。4月23日,江苏省总工会公布了一批2024年江苏省五一劳动奖和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表彰名单,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个属于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里,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二级工会于2005年成立,现有工会成员58人。始终把“帮助、引导、助力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坚持打造一个“温馨文新”,让每一位教师在这个小家里扎根、成长、提升、爱岗、敬业、奉献。正因如此,才使得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能够在2022年获得“江苏省三星级职工小家”称号以及其他多项荣誉。

学院工会小家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举措开创事业和发展新局面。在学院运行方面,理顺三个关系:生存与发展、常规与改革、质量与层次;在助力老师发展方面,提出四大工程:人心凝聚工程、教改深化工程、科研启动工程、学历职称提升工程。近年来,学院老师在专业、教学组织、教材、课程建设、教学竞赛、教学成果、个人发展、科研能力方面都有显著的成果。据统计,学院新增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重点教材2个、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1个,省一流课程2个、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省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1个,省优毕3篇,省教改项目1个,省级以上教师教学相关竞赛奖三十多项,纵向项目32个、横向项目10项、专利3个、科研成果2项,校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在读博士生11人,副教授8人,“青蓝工程”3人次,“紫金文化人才”2人次,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文化人才培养对象2人次,南京市“百名优秀文化人才”1人次,省访问学者1人,教师取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0人次。

加强思想引领,坚定政治方向

对于教职工的党建工作,学院工会小家一直非常重视,做到抓细抓实。第一,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第二,上好“三会一课”,充分利用职工小家传达党建精神。第三,通过党建带工建开展各项活动。第四,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在平时,学院工会小家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理论高度。同时,也会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和实践教育活动,做好党史学习教育。

在教学工作上,始终坚持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指导实践。在课程设计上,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到目前为止,学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建设获批10项,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获批3项。在课程作品上,始终把握课堂主渠道。近几年,师生合作或独立创作出多项红色文化相关的作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学生学习教育上,做好“三全育人”。学院以“三江讲堂”为抓手,引导大学生崇尚学习、回归课堂,推进三全育人模式的落实。近三年,学院在本部以及东山校区共举办线上线下讲座100余场次。

加强民主管理,维护合法权益

学院工会小家的管理坚持民主管理,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对于涉及到分配问题、评奖评优问题的决定,在经过一系列规范的程序后才能执行,过程中坚持信息公开,确保制度化、规范化。学院也会定期开展工作汇报会,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逐渐在院内形成你追我赶、互相帮助、彼此督促的良好氛围。同时,学院会开展廉政建设,发挥好工会的监督作用,保证各方面工作建设能公平公正公开有序地进行。

一个好的组织服务体系,能够大幅度提升内部成员的幸福指数。学院建立了“六必访”制度,分别是:教职工直系亲属丧事必访、教职工生病住院或遭受天灾人祸必访、教职工有家庭纠纷必访、教职工有思想情绪波动必访、生活困难的教职工必访、教职工家庭遇到意外事故必访。希望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于教职工的福利,学院坚持做到做细做实,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暖心细节”的关照大大提高教职工的幸福指数。同时,学院也会组织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休闲生活,在细节中体现人文关怀。从细小处入手,却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温馨文新”的真实体现。

为进一步发挥好职工小家的作用,学院工会小家即将打造“一会一品”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共建、创新、服务、带动原则,在学院已有的红色基因传承基础上,带领广大教职工深入开展系列工会活动。工会计划每年4月瞻仰雨花台烈士陵园,6月进行专业特色竞赛,10月进行午餐会传统文化交流活动,12月组织一次表扬先进和典型人物活动。学院工会小家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进而激发全院教职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以不懈努力书写新时代华章,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动力和信心,以切实行动,开拓美好未来。

坚持热爱,不负耕耘

为了深入了解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这份荣誉的背后故事,小江还采访了负责申报此次荣誉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巢小莉。

对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荣获本次“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巢老师表示这份荣誉是全体文新院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团结友爱的氛围和超高的团队凝聚力是文新院能够获得这份荣誉的关键。

巢老师回忆,在文新院工作的时刻里,总能收获一些不期而遇的小惊喜,比如在开会时可能会不定期收到一束花或者一块小点心,又或者是周建忠院长给全体文新院老师写的一首藏名诗。文新院温馨友爱的日常铸就了这个集体超强的凝聚力,每个人都因身处在这样积极向上的集体中而更加努力,为学院建设添砖加瓦,巢老师本人也为身在这个温暖向上的大集体表示由衷的自豪。日常的点滴构成了这个大家庭,每个人的贡献促成了这份荣誉。

其次,荣誉的获取也与三江学院校工会息息相关,正是有校工会给予文新院工会的关心和支持,才有最后获得这份荣誉的机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巢老师告诉小江,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就十分重视对于材料的积累,每当学院的老师或同学们在某些竞赛或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她就会立马将这些荣誉记录下来,保留好每次的文字和图片的内容,日积月累,形成文新院工作和荣誉的有效总结,正是基于她在平时工作中的有效积累,才能帮助她在获得申报机会后可以快速地整理好一份申报材料大纲,来凸显出文新院的能力与优势。

谈及在申报这份荣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巢老师直言:“那就是我对于理论凝练这方面还有所欠缺。”为了弥补这部分短板,巢老师就让自己多读文件,学习重要文件中引领性的话语,将其与学院本身积累的材料相联系,形成一份条理清晰、理论凝练、内容充实的有效材料。这也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履历的积累和记录,更要学会如何用高效的语言和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让别人看得到你的努力和优秀。

在获得了“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的荣誉称号后,巢老师除了表示感受到开心与激动外,还感受到了一份责任和压力。既然获得这份荣誉,就要对得起荣誉中的“先锋”二字,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保持好积极性,不断以更高标准鞭策自己,保证在各方面可以起到先锋的带头作用,做到名副其实的“先锋”二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他们用劳动与爱书写着平凡却又不平凡的日常。他们将继续履职尽责,凭着“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克难奋进、勇于探索”的教育创新能力,用仰望星空的情怀,脚踏实地的担当,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帮助并引导全院教职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三江学院各项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心有所向,劳有所获。”让岁月镌刻的辛劳,换来时光里的满载而归。向所有步履不停的劳动者们致敬。劳动之美,赞歌高扬。节日快乐,美好相伴!

(文 孙培华 张婷婷 叶瑾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