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柔”克刚,解锁天线密码
——访我校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团队


编者按:10月29日至11月2日,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西安举行。由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温皓翔、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叶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石庭恺等同学参与完成的《“柔”通天下———基于5G通信的超柔性高增益天线》(指导教师:孙佳惟、严生、李泽、耿天宇)获主体赛全国金奖。
获得如此佳绩的秘诀是什么呢?近日,我校大学生记者团采访了金奖获得者团队,请他们分享金牌背后的故事。
选题确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团队成员表示,当前,我国使用的传统刚性金属天线传输损耗较高,无法适应5G通信的高速发展。相对来说,柔性材料不仅损耗低,而且抗震缓冲性极佳,能够满足5G通信设备对高频、高速传输的需求。目前,苹果公司已经开始使用柔性天线,华为高端机型中也在逐步推广。但我国目前柔性天线的市场并不成熟,其来源主要依赖进口。基于对市场和企业的多方调研,团队成员认为需要一款好的元器件来发射信息,于是决定开展超柔性高增益天线研发。
团队成员介绍,柔性天线相比传统刚性天线有诸多优势,例如手机中的传统刚性天线在颠簸路面上可能会导致信号接收与发射受到干扰,使手机网络信号中断或变差,影响正常的导航和通讯。如果将刚性天线运用在飞机设计中,可能会因高速盘旋导致天线剧烈振动,影响飞机配速;而柔性天线的柔软、抗震性能就能够很好地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当前,市场上传统的柔性天线以导电聚合物为主,而团队在材料制备和天线沉积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以石墨烯取代导电聚合物,能够更好地提高天线的性能。
走访调研:带学生们“出书架、入货架”
本次“挑战杯”项目,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团队里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崭新的挑战与尝试。指导教师孙佳惟说:
选题从2023年初就开始筹划。本着对学生负责和推动想法落地的初衷,我从组建团队起,就带领学生们‘出书架、入货架’。毕竟书本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跟不上电子行业的日新月异。学生需要参与实践,与市场、企业对接。”他们前往荣耀、协鑫科技等13家龙头企业走访,在苏州九龙医院等5家三甲医院开展实地考察调研,还走访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并参加了2024全球6G技术大会、2024第三届全国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大会暨“电子信息与未来”科学家论坛等行业顶级盛会,与5G领域的专家面对面交流。
团队成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拓宽思路,提升创新力。他们多次往返各地工厂考察,对市场开展调研,从而清晰地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动态和产品技术的发展前景,探究推动项目落地的路径。团队成员石庭恺同学说:孙老师是一个默默付出且行动力很强的人,她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项目推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当今电子行业最新的技术和最迫切的需求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的认可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孙老师欣慰地说。
团队协作:以最好的状态迎战“挑战杯”
团队成员来自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商学院等不同学院,各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取长补短。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分工明确———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负责材料制备,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同学负责产品技术研发,商学院的同学负责税收、财务等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了“术业有专攻”。他们曾在一个个夜晚改稿、背稿,在一次次实验中经历“从无到有”的喜悦,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反复沟通交流,在决赛现场侃侃而谈、从容应答……奋斗路上,他们矢志不渝,从石墨烯、电子市场这些陌生领域,到现在已经能够运营公司,一点一滴都是成长路上难忘的经历。
在一年的赛程中,有同学出于对自身学业的考量决定退出,也有新的同学加入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接和磨合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对此,团队成员叶雯同学提到了“专一”和“坚持”两个关键词。她说:坚持自己的选择,付出总会有回报。”挑战杯出征前,校领导前往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备赛师生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赛事的筹备工作和进展情况,希望参赛队伍团结协作、鼓足精神,继续打磨项目,提升作品核心竞争力;鼓励备赛队伍坚定信心、顽强拼搏,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挑战杯”国赛的到来,力争在此项赛事中实现新突破。
决赛中,面对与我校同组的武汉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团队,全身心投入比赛的同学们完全没有了预想的紧张和胆怯。“我们要尽全力做到最好。”当获得主体赛金奖的消息传来,大家既惊喜又兴奋:
“真不容易,但只要我们足够优秀,一切皆有可能!”经此一赛,团队成员们收获颇丰,孙佳惟老师也欣喜于同学们的蜕变和成长。“这只是一个开始,还有更长的路、更遥远的目标等待着我们进发。”关于赛后的打算,团队成员表示,将深耕自己热爱的领域,将所学所获回馈社会。
在追梦的路上,他们从来不是形单影只。他们共同见证过清晨的日出,也共同挥手与月亮道晚安。“挑战杯”主体赛金奖是一座里程碑,更是新的起点。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苏科大学子在“挑战杯”的舞台上绽放光芒,留下属于他们的精彩瞬间。
(徐燕华 大学生记者团:顾音璇、朱明怡、陆永佳、陆晓雯、王艺霖、袁征、陈庆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