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助力湖北重要控制性工程建设被央视点赞
本报讯 (记者 谢小琴 官文文)1月2日,国家“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湖北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响水洞渡槽拱圈成功转体合龙。我校土建学院范小春教授领衔的“土木工程智能化全寿命建造维护技术”课题组,突破性采用拱圈转体-支架组合施工技术,解决了非对称组合建造中合拢段变形协调等技术难题,为实现农业节水供水工程降本增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理工力量”,相关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关注报道。
响水洞渡槽为跨径100米的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结构,为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汛期河道占用,渡槽进水侧半拱采用非对称平衡转体施工,出水侧半拱采用满堂支架施工。由于两侧拱圈施工方式不同,保证拱圈合拢后受力均匀、变形对称是响水洞渡槽施工技术的关键。为解决此技术难题,课题组发挥特色学科优势,以响水洞渡槽工程为依托,开展“大跨混凝土拱式结构转体+支架组合”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先后解决了非对称整体设计、偏心检测与配重控制、非对称合拢段变形协调等难题,优化了拱圈应力及控制拱轴线的方法、确定了转体扣索与满堂支架拆除的顺序,为渡槽拱圈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填补了目前大跨混凝土拱式结构转体-支架组合施工技术空白。
“优化体系设计,监控转体施工,保证拱圈合拢后受力均匀、变形对称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课题组相关负责人彭自强介绍,如何对重达几千吨的拱桥进行重心检测,制定准确配重方案,如何让拱圈安全脱架,平稳地转动到位并准确合拢,如何解决两侧拱圈结构因施工方式不对称可能导致的受力不均匀、变形不对称等,成为摆在课题组面前的一个个难题。
为安全、高效地完成洞渡槽转体桥梁设计优化和施工监控工作,课题组对拱圈、拱座、背墙等进行了优化设计,建模分析,对设计和施工方案多次研讨,不断论证改进,经过几个月的攻坚,最终保障了响水洞渡槽成功转体合拢。
课题组由范小春、彭自强、范剑锋、曹鸿猷等组成,从2003年起就开始进行转体桥的工艺研究,二十年磨一剑,通过对不同项目方案研讨、理论推演、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了完善的技术体系,最终实现了此次响水洞渡槽组合施工技术转体合龙的重大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