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书香中寻定力 以“士风”振“世风”
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青岛远山渐绿、繁花满城、春意正浓。青大校园里,樱花、玉兰、海棠、迎春次第开放,正是一幅春光缱绻之景。
面对这静美的好时光,大学生朋友们大抵会感慨一番当下之岁月静好。然而,若是跳出校园这座象牙塔重新观照世界,用“风云变幻”来形容当下或许更为贴切。
但愈是变动,那份能令人岿然不动的定力便愈显珍贵。“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的这份底气,是“社会大学”千锤下的百炼成钢,亦是与书中千百智者相交甚欢后的知行合一。作为即将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当代大学生,直面“社会大学”的机会尚少,不妨先借“世界读书日”这良机,重拾几本旧书、另寻几本好书,于书中凝练自我内核,培育当代青年之“士风”,提振当今之“世风”。
世界永远焦虑,书却是一种定力。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危机与希望交织的当下,于书香中寻定力,是青年人保持清醒与坚定的关键。
常听人言:最是书香能致远。提及书香致远,不难联想到宁静致远。书籍带给人们的,先是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平稳沉着的心境,后方有一展拳脚的理想显现。为何书籍使人宁静以致远?笔者看来,可从书籍这一介质本身,以及书籍与读者互动这两个方面分别予以解释。
从书籍自身特性来看,其承载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思想结晶,兼具深度和厚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捧起一本传世经典,与走进博物馆欣赏实物史料,并无二致。尽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书籍呈现出电子化、影音化等多种表现形式,但书籍本质内核并未改变。试想一下,当千年前的秦兵马俑、敦煌壁画出现在参观者的面前时,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文明在兴衰荣辱中不断向前的“秩序感”,书籍予人定力,也正是天生如此。
从读者与书籍的互动来看,书籍予人定力,在于其予人智慧。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年少时品行急躁,爱乱发脾气。据《宋书·吕祖谦传》记载,吕祖谦坚持通过阅读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当他大量阅读,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时,心中急躁忽然间便“涣然冰释”。朱熹为此曾说:“如果能像吕祖谦那样学习,就能改变自己的气质之性。”故读书使人安定,道理便在此。
书籍人文之骨,可养当代青年之“士风”。
在我国古代的语境下,“士”多指有社会良知,勇担道义的文人。在当今社会语境下,笔者认为,富有学识、勇于担当的各行各业人才,皆可为“士”的现代象征。“士风”的关键,在于有信念、有担当、讲良知,懂人文关怀,而广泛地阅读精品,正是强健“人文之骨”,培育“士风”的重点所在。
曾经一段时间,“文科无用论”甚嚣尘上,然而回顾人类发展史,一直以来,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共同推进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全球化、信息化、万物量化的今天,人们在享受高新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愈益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在杨叔子看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是落后,就是无知,就要挨打;而一旦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就是糊涂,就是自甘落后。因此,不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理工科,各行各业,都应从书籍中汲取人文情怀,培养当代“士风”。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的介质。以书为伴,以士为镜,可养浩然之气,可懂普罗大众。通过阅读,青年人可接触到各种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一代。
当代青年,可担提振“世风”之大任。
从开年第一网络热点“秦朗丢作业”被警方查明为虚构事件,到未成年人犯罪引众怒,再到校园投毒案……这样的喧嚣,更需要青年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通过读书来汲取智慧,通过思考来明辨是非,通过实践来锤炼品格。
青年读书修身,是个人层面的圆满,进一步“齐家、治国、平天下”应是当代新青年为之努力的方向,是新时代青年应担负起的时代责任。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当代青年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多元化的成长环境使得当代青年具备了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青年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青年人能够承担起提振世风、引领社会风尚的重任。
越是众声喧哗,越要读书。正所谓“非读书无以致远”,守住本心,唯有阅读。如此,青年人便可能在风高浪急的世界中立足,成为引领社会风气的先锋,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