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农田智慧管理 网约农机全域共享

这几天,胡丹从早到晚都在农场忙着。“要在月初完成近万亩的油菜播种,时间挺赶。还好农机设备全上了,极大提升了效率。”上月,她刚收割完2万亩水稻。

毕业于我校2004届财会专业的胡丹,是最早一批返乡创业的新农人。17年来,她扎根农村,引进先进农业科技,打造网络农机平台。2017年,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曾为包括她在内的一批大学生创业者点赞“青春是用来创业的”“农村是我们创业的大舞台”。同年,胡丹被我校评为“感动江大人物”。2022年,她又凭借智慧种粮“绝活”,斩获“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种养能手)三等奖,成为武汉市首位获得“大国农匠”的选手。她创办的武汉永旺智慧农场,如今已实现2万亩水稻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稻田耕种管收,成为湖北省首家智慧农场示范点。农场日均生产大米200吨,年产值逾亿元,带动周边5000余农户增收致富。她在最美的年华里,与“农”一路相伴,获得了全国种粮大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农业为本,农民是根。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校友胡丹的奋斗历程,正是“端稳中国饭碗”的生动实践,也是千千万万新农人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缩影。

1 从返乡救活米厂到实现“一键”管理万亩农场


   


  利用气象监测站等农业新科技随时监测农田的水量、酸碱度、温度等情况

无人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有序进行收割作业

校友胡丹和她的智慧农场

胡丹正熟练操作无人机

9月,是丰收的季节。站在永旺智慧农场2万亩稻田边,只见10多台无人收割机在田间穿梭,正熟练有序地进行收割作业。“今年亩产达到1600斤左右,农场共计收获稻谷约3200万斤。”胡丹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自从引进北斗智能无人驾驶技术,我们的农业生产发生了质的飞跃。”

2007年,从江大毕业3年的胡丹辞去了会计工作,决定返乡创业。那正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候,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父辈开在港湾村的大米加工厂因收不到粮食濒临倒闭。“我当时在武汉市一家企业当会计,收入稳定。如果辞职回乡接手工厂,前景不明。”再三思量下,25岁的胡丹还是大胆作出了回乡的决定。为创业她卖掉了房子,在28亩荒山坡上建起了武汉东方荣升米业有限公司大米加工厂。

要盘活大米加工厂,必须转型提档升级———这是胡丹当时最急迫的想法。“把村里经验丰富的农民请来,让他们恢复种粮信心。”她挨家挨户登门请回村民,跟着他们学种粮,帮他们卖粮。

为了让米厂稳定持续发展,胡丹决定创办具有竞争力的大米品牌。她四处寻找适合黄陂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大米品种,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了新品种,并为它命名“浮香”。这种米种植过程绿色环保,煮出的饭松软清香。

胡丹出门跑大米销售时,会背上一个电饭锅,提前把米饭蒸上,现场让客户试吃。“记得有一次去某大型粮食市场推销,有的商户甚至一整天都给我吃

‘闭门羹’。但我咬紧牙坚持下来,凭借品质和价格,

‘浮香’吸引了一批客户,合作一直延续到现在。”胡丹说,因“浮香”大米的俏销,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并实现了收入增涨。

农业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米厂活了下来,但胡丹却一刻也不敢放松,不断寻找农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机会。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区粮食部门得知胡丹在加工大米,便介绍她加入了省粮食协会的QQ群。通过这个QQ群,胡丹找到了产品的销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胡丹受到极大鼓舞,创业干劲更足了。从武汉东方荣升米业有限公司到武汉永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她从村民手中流转了千亩土地,开始规模化种植水稻,并在“智慧农场”、

“农业+”等领域放手尝试,短短几年,她的智慧农场从育秧、播种、收割到包装,均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最开始每天要请50到60位村民人工插秧,经常是到了7月秧苗还没栽完。”胡丹意识到,传统的耕作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需求,必须走农业机械化的路子。2012年,胡丹贷款300万元,购买了拖拉机和插秧机,并安装了育秧大棚。“插秧机一小时插秧的面积,相当于人工两三天的作业面积,效率大大提高。”尝到机械化带来甜头的胡丹,对机械化务农“上了瘾”。

2021年,市面上出现无人驾驶智能农机,胡丹很快购买了北斗智能无人驾驶农机。相对于传统农机,北斗智能农机更加精准、高效、安全,可运用到整地、播种、收割、洒药、粉碎秸秆等农业种植的多个环节。“虽然一台无人驾驶农机的成本是普通农机的3倍,但一亩地就能节约200至300元的人工费用。”在她的农场里,一架无人机飞上5,分钟,就能播撒80,斤种子或肥料,一天能播撒的面积达到1000,亩。

随时察看土地墒情的监测站、远程控制的灌排闸口、无人驾驶的农机……随着一个个智能化设备系统的落地,2022年,胡丹率先打造出2万亩智慧农场项目。基地的高标准农田通过农业智能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利用虫情检测站、气象监测站和5G传感器等农业新技术,能随时监测每块田的水量、酸碱度、温度等情况,并进行精准补给。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环节,全程都有机械化、数字化设备运用,只需点点鼠标、动动手指,就可以远程操控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现水稻种植的科学高效管理。这里已成为全省智慧农场示范建设的首家试点单位。

近年来,胡丹先后投入1700多万元在机械化智慧化农业设备及系统上。仅今年她就花费200万元采购了9台新设备。目前农场自有120多台农机设备,其中北斗智能农机设备有50台。

2 搭建农机“滴滴”平台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正在进行作业的农机手

智能系统好买,先进技术难学。胡丹说,每款新设备买回来,她都会带头学,“农机路线规划、田块对接、平台维护、数据采集,逐一搞懂弄通,甚至还把厂家技术人员请到农场住下,给员工足足培训了一个多月。”

“每年参加各类培训交流会不下百次,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推动力,‘新农人’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拥抱新技术,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胡丹不仅勤于技术学习,还注重吸收先进经验。她经常前往黑龙江、新疆等地考察,远赴农业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

在她的带领下,员工中也成长起来了一批致力投身农业的年轻人。农机手陶哲2021年大学毕业就加入了农场,他说:“接触了智慧农业系统,我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种田。”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农户无法达到每家都有农机进行耕作的条件。基于此,几年前胡丹开始布局农机社会化服务业务。今年4月,她联合黄陂区农业部门整合全区农机资源,创立武汉市陂供腾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司邀约140多名农机手、农机拥有者组成联盟,组织1000多台农机设备,开展跨区、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

“依托联盟,我们还搭建了农机网约平台,农户们网络下单,附近的农机手接单后就近安排作业,更加便捷高效。”胡丹说,目前网约平台已覆盖黄陂区,预计2025年扩展至全市范围。

9月,联盟接到全区7.1万亩油菜种植任务,通过科学分配,各乡农机手就近作业,不仅效率高,农机手作业平均收益也达到75元/亩,农忙时一个月收入就过万元。

“之前只能在周边村寻找作业机会,范围太小收益不高。”黄陂区王家河街的农机手余波说,现在通过网约平台可以接到全区作业订单,精准高效,收益也翻倍,今年农忙时每月纯收入就超2万元。

目前,胡丹还抓住港湾村入选黄陂区“美丽乡村”的契机,结合黄陂区旅游特色,投资兴建了500亩农业观光产业园项目,包含观光、采摘、垂钓、农业知识科普等多个内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对此很振奋,不少员工也对‘新农人’的身份感到自豪。”胡丹表示,今后,我们要再接再厉,勇担粮安重任,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继续出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好美丽家园。

“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和创新力度,探索发展新模式,不断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对于未来的发展,胡丹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