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载:他们坚守传染病防治第一线

编者按:回望大学80多年的发展历程,广大师生员工始终坚定地追随党指引的方向,团结奋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从陕北窑洞到战斗前线,从救灾一线到疫情红区……我们奋斗的故事有多长,报国为民的足迹就有多远。回首过往,奋斗彰显了穿越时空的力量;展望未来,奋斗指引着开拓前行的方向。在全军蓬勃开展的聚焦“铁心向党铸忠诚,同心奋进担使命”深化教育实践活动中,每一名军大人都必须聚焦和回答好初心之问、胜战之问、担当之问。我们持续深化“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始终做强军征程上“笃信笃行忠诚最纯的那一个、打仗打赢本领最强的那一个、履责尽责标准最高的那一个、务实严实形象最正的那一个、律人律己要求最严的那一个”,用奋斗本色擦亮人生底色,不断为建设“百年名校”贡献智慧和力量!

 

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与共和国同龄,救治出血热、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救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处置腺病毒疫情、抗击新冠疫情……专注于传染病防治第一线,今天让我们走近他们。

 

曾有人在黑夜里

擎起一簇又一簇火种

 

1949年,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组建。

最初建科时,由于条件有限,科室只有10余人,在那个充满火热激情的年代,很多人边学毛主席著作边开展工作研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努力,永远跟着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彼时的传染病科,在条件简陋、设备稀缺的情况下,利用仅有的20张病床,治愈了大量结核病及菌痢、伤寒、流脑、水痘、猩红热和麻疹等传染病患者,不久之后就成为西安市内首屈一指的传染病专科。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形势严峻,光是陕西省每年发病人数已逼近万例,出血热成为了当时令人谈虎色变的“瘟疫”。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在医疗一线摸爬滚打多年却很少涉足实验研究的科主任杨为松,义无反顾地把“出血热”作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没有任何实验条件的情况下,他用10余平米的平房套间当“细胞培养室”、用木条和玻璃制作“无菌罩”、用普通保温孵箱作“细胞培养箱”……就这样,开始了流行性出血热病原体——汉坦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工作。

在杨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加班加点,于方寸之地潜心研究,为治病救人努力奋斗,使唐都传染病科成为西安地区收治出血热病人最多、死亡率最低的单位。1984年,他们成功从一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流产胎儿肝中分离出国内第一株汉坦病毒84Fli,获得军队传染病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棒接着一棒干,一程接着一程跑。”事业的发展,一代人的努力是跑不完全程的,还需两代人、三代人、无数代人不懈努力、接力向前。从此,团队坚定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念,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1994年,闫荣、周永兴等教授研发出治疗肝炎的“五灵丸”获国家新药证书,并在全国推广应用;1995年,白雪帆获欧共体科研基金资助;2013年、2014年,贾战生、孙永涛先后获传染病重大专项。

此后的许多年,随着接诊的一例例患者被治愈,一项项临床研究接续取得成功,学科发展也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临床、教学和科研取得全方位进步。

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打响,唐都医院被指定为陕西省非典定点收治医院,传染病科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把疫情当敌情、把病房当战场、把患者当亲人,在危急关头扛起军医大人的使命担当。

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时任科室副主任的孙永涛教授回忆道,当时,他与同事们一起加班加点,连夜奋战,迅速成立了有30个床位的非典病区。40多个日日夜夜里,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全天候24小时接诊、排查、收治、抢救,在这里,患者的病情变化就是时间表、冲锋令。

团队成员每天都穿着厚厚的隔离衣,戴着两三层口罩和防护镜,套着鞋套,经常是活动不了几分钟汗就会顺着身体往下流,里面的衣服湿透了,再用自己的身体来烘干。为了避免反复穿、脱隔离衣,影响救治时间,他们尽量不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患者纷纷感动地说:“在这里,我们心里很踏实。”

“作为医生,就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作为党员,就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安危放在首位。”孙永涛坚定地说。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突袭而至,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再次抽调人员奔赴灾区开展救援,踏过泥泞、跨越沟壑,不畏艰险向着生命和希望前进。

“选择了军医生涯,就注定了这一生都要为国家。”青丝染上白霜,已经70高龄的周永兴教授也毅然奔赴救灾前线,为汶川人民巡诊治病。

作为传染病专家,周永兴教授研究后提出了防止“灾后大疫”的方法建议,及时对医务人员进行指导,打破“大灾后必有大疫”这一“魔咒”。

“若不是对事业爱的深沉,何以能老当益壮!”大家就是这样,无论何时,他们始终秉持着一颗赤诚之心,几十年来接力担当,推着传染病防治事业越走越稳当。

 

当我们看见世界时

世界也会看见我们

 

埃博拉本是刚果北部一条河流的名字,静谧而美好。然而,在2014年,“埃博拉”却作为病毒令人生畏。

肆虐的病毒笼罩了西非大地,也牵动了全世界的心弦。危难之际,中国挺身而出。接到支援命令后,唐都医院迅速成立了由1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非医疗队,为国出征。

当时,家家有困难,但人人能克服。专家骨干带头冲在一线,连建奇教授的爱人远在海南照顾生病的父亲,他一个人在西安照顾即将中考的女儿,接到任务后,马上将女儿托付给西安的亲戚,全力以赴准备赴非事宜。郝春秋教授母亲刚刚去世,来不及等到下葬他又匆匆赶回医院……

201516日,一场特殊的壮行仪式在唐都医院举行。

“当我们到达利比里亚,这里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医务人员多达360名,死亡率达56%,而80%的病人都集中在首都蒙罗维亚,所以任务非常艰巨。”队员张野回忆道。

严峻的形势出乎意料,队员们挽救生命一刻不停,在35度的高温下,队员们每天身着3层防护服,一天下来口罩贴在脸上,手套里的汗水可以倒出来。

“我愿做那个一直坚守和冲锋的人。”这是援助过程中催泪的一幕。

那时,刚到非洲不久,医疗队就收治了首例埃博拉确诊患者。护士李沛被分在了离死亡最近的“治疗组”,推开隔离生死的屏蔽门,就是收治埃博拉患者的病房。

11床患者检测结果为“埃博拉”阳性,当务之急是实施静脉输液。”李沛回忆,由于患者严重脱水,静脉收缩干瘪,黑黑的皮肤就像血管的天然保护色,她戴上3层手套后手感全无。首次与埃博拉“零距离”接触,李沛的汗水从额头一直流到胸前,甚至连呼吸都沉重费力。

尽管输液操作比想象得还要艰难,但李沛屏住呼吸,凭借着以往的经验,手持针柄,针尖迅速穿过皮肤缓缓刺入血管,鲜红的血液顺着软管流出来,终于,穿刺一次成功!

家国天下事,社稷一戎衣。非洲大地59天的战斗,李沛和战友们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的纪录,以“零感染、零死亡、零扩散”的优异成绩向祖国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一次次迎来任务,一次次不负使命,他们始终没有停歇,新的战斗接续打响。

20198月,连建奇教授受命参加了“和平列车-2019”人道主义救援联合演训和医疗服务活动。到达老挝后,作为组长的他根据以往多次处置疫情的实战经验,创造性地将普通帐篷改为具有传染病隔离的三区两通道野战帐篷,并向老方普及了疫情防控理念和野战传染病医院开设运维经验。最后一次联合演训中,双方密切配合,受到了老挝国防部长和观摩团首长的高度赞扬,为“和平列车”争得了荣誉。

“在战疫一线上,连教授就是我们的‘路标’。”传染病科康文主任感慨地说。在连教授的身后,是无数同他一样奔跑不停的抗疫战士,他们从不畏惧出发,坚定信念、锐意进取,笃行岁月洗礼后不变的本心。

 

凝望着最初的凝望

望见奋斗的力量之和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是一粒尘埃,但正是这无数尘埃的汇聚与奋斗,才铸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

2020年除夕,正值万家团圆的时刻,新型冠状病毒悄然蔓延。风险考验面前,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到血气方刚的青年骨干,大家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奔赴武汉前线“作战”,姜泓就是其中一员。

在空医大“模范学员大队”度过了五年大学生活、始终以“张华精神”为指引的他,怀揣着服务人民和奉献军营的坚定信念,不畏艰险来回穿梭在“红区”中。

“坚持住!别放弃!”面对一名患者病情的突然恶化,姜泓立即使用呼吸气囊,辅助患者呼吸。患者紧紧抓住姜泓的胳膊,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那一刻,他顾不上防护服是否会被扯破,只是不停地捏着气囊。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终于一点一点恢复了正常,脸色也从青紫恢复了红润。

走出抢救室,右臂已经麻木的姜泓一下瘫坐在地上,才发现此时此刻的他已经浑身是汗。被问及可能的职业暴露,姜泓回答说,“这是我的职业本能,如果不冒险施救,一个生命也许就会在我眼前消逝,那样我会后悔一辈子。”被病人紧紧抓住的感觉他永远不会忘记:“这是对我、对一名军医最大的肯定。”

那一年,武汉、西安,军大人两个战场同时发力,前方后方一体作战,扛起了“战疫铁军”应有的使命担当。

抗疫战场,团队每个人都牢牢抓住那道名为“生”的光亮,筑起生命防线。岁月奔流,他们的故事,是军大人奋斗与献身的故事,更是践行使命担当的生动写照。这些故事,还未完待续……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一代代军大人随时准备接受检阅。从黄土地、旧窑洞的八路军卫校师生在枪林弹雨中学医报国,到合校之初大批专家学者放下对金陵山水的眷恋慷慨赴西行,到蜗居“牛棚”的师者教授秉烛编撰医学专著,再到抗非、抗震、抗疫,我们用锦帛血书、精湛医术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考验,诠释了军大人的忠诚与担当。

追寻理想信念之光,我们奋斗不休、战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