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文化场馆从“打卡点”变成“育人地”
今年秋季开学后,师生们惊喜地发现,滨医校园不仅变新了、变美了,还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气息。经过一年多的精心设计、打磨和举力推进,以校史馆、图书馆、生命与健康科学馆、残疾人高等教育与康复展厅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场馆全新开放,并且串点成链,汇聚成一道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师生打卡分享、点赞收藏。
叫好之余,也给我们留下一道思考题:如何让这份文化魅力长久葆有和传承?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滨医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壤,其完善和发展更要依靠文化“两创”来推进。今天,滨医的文化场馆,从形式上将学校的文化精髓聚合了起来,我们同样要以创造创新的理念,将其独特价值凸显出来。
首先要让魅力亮出来,变成育人“磁力场”。文化场馆的魅力,核心在文化,是借助有形的载体呈现出来的文化表达。我们学校数十年发展历程中积淀的“根”与“魂”,都能在这些场馆中找到印迹。比如校史馆,从西迁到东进,从创业到蝶变,每一段文字背后都牵动着历史的记忆,每一张影像里面都深藏着动人的故事,堪称滨医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成地”;生命与健康科学馆,展区分布融入了学校的教学理念,馆藏素材来自学校医药教育与科研的探索成果,珍贵的病理学标本更是源于老师们的DIY,堪称医学生迈入医药殿堂的校本教材;残疾人高等教育与康复展厅,四十年铿锵前行的每一步,都激荡着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堪称“仁心妙术”校训精神的特色范本。一路走来,信步品阅,滨医人会油然升腾一些情绪,感悟向上托举的力量,而这,正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力量。
二是要让魅力动起来,变成育人“活教材”。今年全新亮相的学校文化场馆,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开放性。以往立于一隅,限时限人参观的蕃篱被破除了,新馆群大都融入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里,大家可以随时随地沉浸其中,与历史对话,受精神熏染。但笔者认为,仅靠单纯的观展体验还是不够的,而应该以更多的形式延伸场馆的育人效果,特别是要深度挖掘馆藏背后的故事、数字背后的发展,让展陈真正动起来,走进师生的心里面。这几年学校依托校史资源,持续打造《滨医情 滨医梦》《滨州医学院百名教授风采录》《口述滨医》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并建起网上校史馆,让校史文化借助众多媒介得以立体传播。除了这种尝试,我们还可以反向思考,如学校的“毕业生品牌”“残疾人教育品牌”已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校友创出的业绩其实也是滨医文化结出的硕果,这些硕果应该源源不断地回溯到我们的场馆里,以多彩的形式展示亮相,进一步加厚拓新我们的文化积淀,让育人阵地成为流动的“蓄水池”。
三是要让魅力用起来,变成育人“成长地”。明清时代教育家颜元说,“心中惺觉,口中讲说,纸上敷衍,不由身习,皆无用”,文化传承育人最终要落实到践行与应用上。多年来,我们依托图书馆常态化开展“世界读书日”、读书会、传统服饰展演等系列活动,让文化因子悄然间化入书香、融进血液。我们依托生命与健康科学馆,开启“医学入门第一课”和临床教学课,一批又一批新生在先辈的身先垂范中诵读医学生誓言,汲取济世报国之志,探索生命科学之路。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等,更是不设围墙的育人实践地,以服务为宗旨,帮办一条龙,助力学子追梦求索、幸福生活。同时,各馆正在吸纳培养学生加入场馆解说员、科普员、志愿者队伍,让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科普活动和社会服务中大显身手,在自我成长的同时,也接过育人的接力棒。
目前,学校文化场馆正向体系化方向延展,各学院层面的“一院一品”也在不断融入体系建设矩阵。打造矩阵体系,并非简单的量的叠加,而应该进行一体化统筹,注重以精神为统领,以文化为贯穿,以特色为支撑,以育人为目标,形成多场馆互为印证、彼此增色的“乘法效应”。
实践证明,用好用活“场馆育人”这个抓手,对于巩固优秀大学文化,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打造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是值得我们常研常新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