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换取“碳积分” 多元小场景节能减排 湖北经济学院让“近零碳校园”可感可知
碳中和离大学生们有多远?
“上传食物光盘照片,+20分”“步行6000步以上,+20分”……近日,在湖北经济学院的校园里,大学生们使用“湖经碳普惠”小程序,动动手指记录绿色低碳行为,换取“碳积分”。每一次低碳行为的减排量,都汇集到学生的“碳账户”中,鼓励大家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这是湖北经济学院近零碳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
动动手指“让碳显形”
说起“碳中和”“碳达峰”,也许有些人还不太熟悉,但实际上,它已经悄然渗透到湖北经济学院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
“为了获得‘碳普惠’日常积分,我每天都进行光盘打卡,减少了食物浪费。这个小程序还与微信步数紧密相连,可以用每天行走的步数换取环保积分。”会计2443班张紫怡说。
在环保和碳中和领域,碳积分可以帮助大家更精确地掌握碳排放的情况,促进碳排放的减少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碳积分制度也能鼓励大家采取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湖北经济学院,“湖经碳普惠”小程序是通识必修课《生态文明建设导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在这个小程序上用走路步数、光盘行动打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绿色行为换取积分,就像是累积环保领域中的“分数”或者“货币”,用来衡量和记录同学们在校园生活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鼓励大家以实际行动为“双碳”事业贡献力量。
“我通过‘碳普惠’小程序上的知识问答了解低碳知识,包括国家政策、世界形势、生物科学和日常生活方面,深刻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金融2443班学生罗千千说。
“通过每日走路步数、光盘行动打卡换取的积分,我们可以轻松参与环保生活,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低碳行为‘显化’成了可感的碳价值。”张紫怡说。
多元小场景建设近零碳校园
坐落于藏龙岛的湖北经济学院被绿色环抱,校内湖堰众多,春有樱花,秋赏金菊,四季美不胜收。
今年夏天,湖北经济学院发布全省首个近零碳校园建设规划(2024—2030年),明确该校2028年碳达峰,2052年学校组建合并50周年时碳中和,建成零碳校园。
“近零碳校园的总体目标是建成人文、智慧、美丽校园,系统养成校园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及习惯。”湖北经济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索凯峰介绍,学校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建设近零碳校园打下了基础。学校先后实施了“煤改气”“煤改电”“天然气进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等工程,采用湖水浇灌、雨污分流、雨水冲厕、黄土覆绿、植树造林、能源智能控制等节能固碳技术,在科学用能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碳排放总量。
在湖北经济学院图书馆旁,一座大型机器藏身于小树林里。这是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利用空气作为热源,通过热泵技术实现集中供热,无污染、零排放、噪声低,对于校园环境十分友好。
索凯峰表示,高校能源主要依赖于电能,而电能主要由火力发电产生,煤炭消费所占比重高达60%。煤炭消费比重大,校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在湖北经济学院近零碳校园的建设中,学校正在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尝试建设低碳小场景,让师生感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比如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加快推进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和就地消纳,建设储能设施等。学校还通过“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每年可减少煤耗5500吨,折合标煤3927吨,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我们还在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争取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32.6%。”
校园内形成“碳路”教育闭环
“我们是最早一批开设低碳经济专业的高校。”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院长、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严飞教授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早在2015年,湖北经济学院就获批设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专业,2016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本环境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环境经济研究》,2018年成立中国第一个低碳经济学院。新兴专业需要新教材,低碳经济学院组织产业教授、合作导师和青年博士共同编写,先后出版了《碳市场经济学》《碳排放权交易概论》《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等专业教材,填补了碳交易领域专业教材的部分空白。
学校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开展主题活动,弘扬零碳文化、倡导零碳生活,营造绿色零碳校园氛围。开展以“绿色低碳,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班会和社会实践活动,把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教育教学中,通过碳信用积分等形式,鼓励师生积极加入到建设近零碳校园中来。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导论》通识必修课和系列讲座,我们为全校师生普及零碳、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的零碳意识,鼓励形成节能减排人人担当、绿色环保人人作为的校园风尚。”严飞说。
湖北是全国治理碳排放的排头兵,而湖北经济学院作为创建近零碳校园工作的先行者,把鼓励低碳生活方式和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助力湖北省“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湖北经济学院校长方洁表示,学校将通过创建近零碳校园,全力打造清洁低碳能源领域创新策源地,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教育体系,打造近零碳校园建设的“湖经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