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 e 拍”创业团队:人工智能“神奇魔法”再现名楼名景芳华
□学生记者 张钰媛 陈可涵
不久前,“青山e拍”团队凭着利用数字建模复原黄鹤楼景区的一则视频成功“出圈”。如今该团队已与凤娃古寨和江南三大名楼达成合作,其视频内容更是得到了“ChinaDaily”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积极推送,宣传浏览量近百万次,在海内外皆有广泛的影响力。
“青山e拍”创业团队的团队主要负责成员包括工商管理学院的邹锐、柳雨君,刑事司法学院的刘德塘,统计与数学学院的李唯依,技术团队成员包括拥有中韩新媒体学院与韩国东西大学双学位的魏鹏卓、任明岚、张可欣、魏依琳、田唯均等若干人。团队指导老师包括董玉芝、喻良涛等优秀教师。该团队主要利用数字建模搭建取材自中国各地特色山水风光及名胜古迹的虚拟场景,为旅游、写真、非遗文化传承的群体打造多维度沉浸交互式新文旅写真数字产品,以“虚拟现实重建技术+名胜旅游云端体验”模式引领数字文旅新业态。该团队名下项目拥有6项知识产权,被授权使用14项知识产权,得到多位不同领域的海内外专家老师的专业指导。如今项目已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3所5A级景区、凤娃古寨等1所4A级景区、1家博物馆、16家科技、动漫或旅游公司达成相关合作意向,并成功搭建上述景区虚拟仿真建筑。
团队初建,步履不停向理想进发
“青山e拍”创业团队始建于2023年寒假,深受学校"双创"竞赛氛围影响,邹锐、柳雨君、刘德塘、李唯依、周从喆五位同学凑到了一起,共同萌生了联合创业的雄心壮志。
自2020年起,受疫情影响,许多人被迫居家办公、学习,文旅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青山e拍”看到了通过数字建模打造"线上旅游"和"虚拟实景参观"的新型旅游模式的可能性。
团队成员怀着“再现中国旅游景区魅力"的志向,想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展现中国文化景区的独特风采,重塑文旅产业的生机与活力。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呈现给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大众。从最初的5人团队,再到现今规模日益的创业队伍,越来越多的同路人加入了这个充满热情的创业团队。
团队成员就初步的创意和想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凝聚共识,最终敲定了创业方向。他们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形成了高效协同的工作模式;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积极交流、互相帮助,实现了共赢的局面;他们不断精进技术,努力提升产品的大众体验感和竞争力;他们也积极对外联系,争取更多的外界资源支持,不断扩大项目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他们踏实肯干,步步为营,稳步推进项目的发展;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尝试,不断在热爱的领域内探索和突破。他们的步伐从未停歇,披星戴月、勇往直前。
项目推进,困难重重但从未放弃
“大家能看到的只是我们光鲜亮丽的一面,其实我们背后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邹锐说道。前期在实现名楼线上复原的过程中,如何丰富场景、动态展现四季变化,在技术实现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留旅游景区的艺术特色,成了团队成员最大的难题。为此,他们共同探讨,试图从多角度去解决问题。他们上网浏览相关摄影作品以及文化景区的历史资料,让技术更好地贴合景区的艺术特色,带给大众更自然的视觉体验感;他们也前往如“滕王阁”等景区实地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直观地了解文化景区的历史背景和建筑风格,以最大程度的保证项目的产出效果。
后期在和各大景区对接的过程中,团队也遭遇了不少难题。由于双方对项目产出的需求和对项目的理解不同,在很多问题上难以立即达成共识,在沟通和交流上耗费了很多时间成本。然而他们并没有轻言放弃,在精进技术水平中,在一次次耐心地与景区交流协商中,不断地完善项目,最终反复的沟通中呈现出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邹锐说:“困难当然有,但问题来了就要解决。”团队成员在一次次遭遇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个人的技术水平、沟通技巧等多项能力,更在一次又一次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了极高的团队默契,增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深厚情谊。
与“辉”同行,探索项目新可能
“与辉同行”团队来访湖北武汉时,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湖北省委员会牵头,青山e拍”团队接下了AI智能生成湖北文旅宣传视频的新任务。“得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真的非常意外,同时又觉得特别荣幸。”提及与董宇辉团队的合作,邹锐特别兴奋。
团队成员根据填词作品,对每一个词语设计相应的意境,旨在通过AI智能生成的视频,展现湖北文旅新形态、新动态,为湖北文旅的宣传提供新视角、打造新形式。
邹锐还谈道:“这次的经历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下一步,我们也会试着打破项目的现行模式,将技术应用拓展到更大范围,从吃、喝、玩、乐等更多角度推进湖北文旅宣传新发展。”目前,“青山e拍”创业团队正在将数字建模应用于校团委吉祥物“文三水”的设计中,也在尝试将“虚拟人”应用于景区复现的作品中。未来,他们将探索更多可能,为文旅行业的发展打造更多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出。
经验分享,师友陪伴促成长
“真的非常感谢董玉芝老师和喻良涛老师一路以来的指导与陪伴。”邹锐表示两位指导老师的倾情陪伴与无私奉献是团队成员们一路以来最想感谢的。
“董玉芝老师为我们的项目指引了明确的方向,并且不断地在为我们奔走,尽心尽力地为我们联络和获取外部资源。”“喻良涛老师将他的比赛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并在我们每一个迷茫的节点循循善诱,帮助我们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邹锐解释道。
正是因为有两位老师的默默陪伴,项目才能得到妥善地推进和落实,“青山e拍”创业团队才能取得如此大的影响力。当谈及给师弟师妹分享经验时,邹锐腼腆地笑道:“我们很难说出什么经验。最好的经验还是来自于实践。”她分享道,应该要主动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多向老师、行业专家请教,在反复地探讨和交流中去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才能真正找到理想中的“BigIdea”。任何项目的落地仅凭一个人是无法实现的,只有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团队的合作中,保持着谦卑的心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才有可能将团队发展壮大,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创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