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校园乐跑让学生真正跑起来

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简称《纲要》),部署推动体育强国建设,该《纲要》提出了到2035年和2050年的具体目标,包括全民健身的普及、竞技体育的提升、体育产业的发展等。

各大高校积极响应政策,组织体育活动,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便是校园乐跑打卡。

校园乐跑益处颇丰。作为有氧运动,坚持乐跑可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肺活量,锻炼腿部肌肉与耐力,助力体育测试。乐跑还能促内啡肽分泌,舒缓学习压力,放松身心。再者,乐跑具社交性,与同学朋友相约跑步,是一种好的互动交流方式,能增进情谊、拓展社交,一举多得。

乐跑打卡方式一般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规定大学生每学期需要达到的总的乐跑里程;另一种则是规定大学生每学期乐跑次数需要达到一定值,并且每次乐跑需要达到一定里程才能算作有效打卡,这种乐跑一般要经过系统随机生成的打卡点。相较之下,第二种校园乐跑规则较多,大学生在此规则下的乐跑也比较规律。

高校设立校园乐跑的初衷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体魄,很多学生理解并愿意使用乐跑小程序进行体育锻炼,借助系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个人身体素质。但有部分同学无法坚持乐跑而又想要达到相关要求,由此出现了非正常的乐跑行为;骑车代替跑步进行打卡、花钱雇人代劳、应用手机定位修改软件等作弊工具伪造虚假跑步数据等等虚假锻炼方式层出不穷,而这些锻炼方式并不能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反而滋长了懒惰,消耗着身体健康。

到了体测时,非正常乐跑的弊端最为明显。因为力量素质薄弱、耐力欠佳,引体向上或仰卧起坐完成次数寥寥无几,800米跑气喘吁吁甚至直接放弃……体测本是检验学生身体素质的有力工具,如今却成了众多学生难以跨越的“障碍”。

以上种种非正常乐跑行为不仅违背乐跑初衷,更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造成不良影响,亟待学校与各方携手解决,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加强诚信教育。古语言“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面对不良行为,应先提醒警戒,无效再施以惩戒规范。对于非正常乐跑行为,可通过开展主题讲座、主题班会等方式,强调诚信参与乐跑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非正常乐跑行为的不道德,规劝学生正常乐跑。另外增加乐跑的趣味性,开展乐跑竞赛活动,对成绩优秀的个人或团体给予奖励,让学生更愿意主动、真实地参与乐跑。优化乐跑软件系统。提高定位精准度,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结合GPS、北斗等定位系统,精确追踪跑步路线和里程,防止利用虚拟定位软件作弊。同时在跑步的起点、中途随机点和终点采用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验证,杜绝代跑现象。

完善监督和惩罚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查看跑步轨迹、速度、打卡时间等乐跑数据,一旦发现作弊行为,给予警告、扣分、取消成绩等不同程度的处罚。并且鼓励学生互相监督,核实相关情况,对有效举报者给予奖励。

总之,我深切期望这些建议能够对规范校园乐跑有所裨益,使校园乐跑回归初衷,学生能够通过校园乐跑养成锻炼习惯,提升身体素质、锤炼意志品质,收获成长与进步,也期望校园充满活力与运动气息,形成积极向上、诚信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风尚!